昌吉州文联:以文艺润心聚力 共铸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5.08.18 来源:昌吉州文联 浏览次数:

以文艺润心聚力 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昌吉州文联

  近年来,昌吉州文联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文联文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把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同文艺创作扶持、协会组织活动和志愿服务、日常工作相结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探索出一条有文联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路径。

  一、构建常态化学习体系,牢思想根基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必修课”,采用中心组领学,专题党课深学,支部研学等模式,上半年开展集中学习18次28场,实现了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和专题讲座活动。结合创新学习方式,突破传统课堂局限,组织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古籍图片展,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大讲堂,观看电影《地上的云朵》,在实践参与中强化“主线”意识。打造“铸牢大讲堂”品牌,围绕《审读业务交流》《审读工作中的原则与灵活性》等主题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交流,引导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导向、作品审核中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推动铸牢理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厚植情感认同,构建文艺工作实践模式

  紧扣元宵、春节、端午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节日活动,组织开展了“庆元宵・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活动中各族群众品汤圆、包粽子、学摄影、听宣讲,在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中共话团结,在传统习俗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艺创作的主线,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精品、惠民服务”文艺实践模式,开展“到人民中去”“红石榴”等主题征文活动,收录56篇(首)作品进入《回族文学》杂志。举办“天山文艺奖”作品分享会、“江布拉克诗情”读书分享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作剪纸作品60余幅。开展“石榴籽·学雷锋”“与人民同行”文艺志愿服务进社区、“向阳而生・不负青春”舞蹈进乡村、“情系美丽乡村,共绘艺术新篇”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化推进“强基工程”,开展“乐响昌吉”民乐进校园、高雅艺术进军(警)营等志愿服务100余场次,全面覆盖军营、企业、社区。向基层赠送春联1.8万套,捐赠书刊3000余册,服务群众超万人次,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三、激发源头活水,拓展文艺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铸牢工作,聚焦基层需求,构建“专业培训+基层实训”的铸牢工作文艺人才培养体系。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训班,开展“吾莫特”农牧民摄影、准东开发区产业工人书法等基层培训,以及“翰墨庭州”临帖指导、“泉昌情・翰墨润心”校长书法培训等活动14场(次),覆盖七县市300余名书法爱好者,北庭雅集第八回书法展共征稿1380余幅。组织作家、摄影家等协会开展“到人民中去”“典范地州”等主题采风7场次,创作“典范昌吉”建设主题文学作品10余篇、摄影作品3000余组(幅)。

  上半年,昌吉州文联以润物细无声的坚持和润物有声色的开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深化完善。站在新的起点,昌吉州文联将以更生动的载体、更鲜活的表达、更务实的举措,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群众心灵深处,为推动昌吉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典范地州”贡献蓬勃的文艺力量。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州文联:以文艺润心聚力 共铸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日期: 2025-08-18 17:14:29 来源:昌吉州文联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以文艺润心聚力 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昌吉州文联

  近年来,昌吉州文联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文联文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把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同文艺创作扶持、协会组织活动和志愿服务、日常工作相结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探索出一条有文联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路径。

  一、构建常态化学习体系,牢思想根基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必修课”,采用中心组领学,专题党课深学,支部研学等模式,上半年开展集中学习18次28场,实现了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和专题讲座活动。结合创新学习方式,突破传统课堂局限,组织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古籍图片展,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大讲堂,观看电影《地上的云朵》,在实践参与中强化“主线”意识。打造“铸牢大讲堂”品牌,围绕《审读业务交流》《审读工作中的原则与灵活性》等主题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交流,引导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导向、作品审核中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推动铸牢理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厚植情感认同,构建文艺工作实践模式

  紧扣元宵、春节、端午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节日活动,组织开展了“庆元宵・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活动中各族群众品汤圆、包粽子、学摄影、听宣讲,在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中共话团结,在传统习俗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艺创作的主线,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精品、惠民服务”文艺实践模式,开展“到人民中去”“红石榴”等主题征文活动,收录56篇(首)作品进入《回族文学》杂志。举办“天山文艺奖”作品分享会、“江布拉克诗情”读书分享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作剪纸作品60余幅。开展“石榴籽·学雷锋”“与人民同行”文艺志愿服务进社区、“向阳而生・不负青春”舞蹈进乡村、“情系美丽乡村,共绘艺术新篇”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化推进“强基工程”,开展“乐响昌吉”民乐进校园、高雅艺术进军(警)营等志愿服务100余场次,全面覆盖军营、企业、社区。向基层赠送春联1.8万套,捐赠书刊3000余册,服务群众超万人次,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三、激发源头活水,拓展文艺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铸牢工作,聚焦基层需求,构建“专业培训+基层实训”的铸牢工作文艺人才培养体系。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训班,开展“吾莫特”农牧民摄影、准东开发区产业工人书法等基层培训,以及“翰墨庭州”临帖指导、“泉昌情・翰墨润心”校长书法培训等活动14场(次),覆盖七县市300余名书法爱好者,北庭雅集第八回书法展共征稿1380余幅。组织作家、摄影家等协会开展“到人民中去”“典范地州”等主题采风7场次,创作“典范昌吉”建设主题文学作品10余篇、摄影作品3000余组(幅)。

  上半年,昌吉州文联以润物细无声的坚持和润物有声色的开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深化完善。站在新的起点,昌吉州文联将以更生动的载体、更鲜活的表达、更务实的举措,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群众心灵深处,为推动昌吉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典范地州”贡献蓬勃的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