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水生态治理!昌吉州“水文章”写出生态富民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06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浏览次数: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薇 通讯员 马彬报道)8月5日,木垒县水磨河上,古老水磨悠悠转动,吱吱呀呀,似在轻语。昌吉市东大门的头屯河畔,璀璨灯光与粼粼碧水交相辉映,沿岸楼宇、绿道与桥梁勾勒出美轮美奂的夜景。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中,白鹭轻点如镜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宛如诗意水墨画……这些水上精品景观,正是昌吉州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的生动写照。

  自2021年开展示范幸福河湖建设以来,昌吉州已累计投入7.2亿元,精心打造7条示范幸福河湖。其中,塔西河、三工河、天池湖成功入选自治区示范幸福河湖。

  今年,昌吉州以河湖长制为依托,综合施策,科学调度生态水量,持续改善水生态质量,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同时,提升沿河城市绿地及公共空间景观品质,挖掘河道特色,打造兼具生态、功能、活力与休闲性的绿色景观河道。

  在头屯河,生态补水工程成效显著,全流域水质大幅提升。如今,庭州生态绿谷总面积达3799亩,绿化面积1982亩,水体面积1273亩,30余万株柽柳、沙棘等耐旱植物扎根生长,昔日让人“头疼”的头屯河已变身造福一方的“幸福河”。

昌吉市庭州生态绿谷水清岸绿,蓝天白云,美不胜收。记者何龙 摄

  天山天池景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积极开展清淤、捞浮物、除绿藻及增绿补绿工作,景区生态环境日益向好,野生动物频繁现身,蓝天、碧水、绿地、雪山相映成趣,构成绝美山水画卷。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实施湿地修复、水系连通及植被补种等生态工程,这里水波荡漾、草木葱茏、水鸟翩跹,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展示昌吉壮美风光的重要窗口,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从空中俯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湖水清澈,阳光洒在芦苇荡,光影斑驳,将湿地装点得如诗如画。记者巨海成 摄

  “我州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严守用水总量红线,科学统筹一二三产业及生态用水。依据流域水资源特征与生态保护需求,将生态流量保障作为刚性要求,精准确定塔西河、呼图壁河等重要河流控制断面的生态水量底线,筑牢河流生态根基,维护湿地与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持续性及物种多样性。”昌吉州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陈亮说,昌吉州依托河道整治、清洁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在玛纳斯河、呼图壁河、头屯河等重点流域,建成滨水绿道、亲水景观等便民设施,让亲水乐水成为百姓休闲日常,水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制度保障层面,昌吉州构建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400余名四级河湖长与上千名基层巡河员、保洁员认真履职,实现河湖管理从“无人管”到“精细管”的转变,同时针对120条河流和天池湖,制定“一河(湖)一档”“一河(湖)一策”,统筹流域治理。

  通过开展河湖3年整治、采砂治理、“清四乱”等专项行动,昌吉州集中解决了河道采砂、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等历史遗留问题,打造出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湖,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升,生态功能得以永续利用,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幸福河湖建设,既是意义重大的生态工程,也是暖人心的民心工程,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昌吉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治理模式,巩固提升幸福河湖建设成果,让更多河湖成为润泽民生、推动发展的幸福源泉,擦亮这张生态名片。”陈亮表示。

  今年,昌吉州国省考断面水质均保持在Ш类以上,全州1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两条河湖荣登自治区级示范幸福河湖榜。


下一篇: 没有了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持续水生态治理!昌吉州“水文章”写出生态富民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5-08-06 19:23:46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薇 通讯员 马彬报道)8月5日,木垒县水磨河上,古老水磨悠悠转动,吱吱呀呀,似在轻语。昌吉市东大门的头屯河畔,璀璨灯光与粼粼碧水交相辉映,沿岸楼宇、绿道与桥梁勾勒出美轮美奂的夜景。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中,白鹭轻点如镜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宛如诗意水墨画……这些水上精品景观,正是昌吉州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的生动写照。

  自2021年开展示范幸福河湖建设以来,昌吉州已累计投入7.2亿元,精心打造7条示范幸福河湖。其中,塔西河、三工河、天池湖成功入选自治区示范幸福河湖。

  今年,昌吉州以河湖长制为依托,综合施策,科学调度生态水量,持续改善水生态质量,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同时,提升沿河城市绿地及公共空间景观品质,挖掘河道特色,打造兼具生态、功能、活力与休闲性的绿色景观河道。

  在头屯河,生态补水工程成效显著,全流域水质大幅提升。如今,庭州生态绿谷总面积达3799亩,绿化面积1982亩,水体面积1273亩,30余万株柽柳、沙棘等耐旱植物扎根生长,昔日让人“头疼”的头屯河已变身造福一方的“幸福河”。

昌吉市庭州生态绿谷水清岸绿,蓝天白云,美不胜收。记者何龙 摄

  天山天池景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积极开展清淤、捞浮物、除绿藻及增绿补绿工作,景区生态环境日益向好,野生动物频繁现身,蓝天、碧水、绿地、雪山相映成趣,构成绝美山水画卷。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实施湿地修复、水系连通及植被补种等生态工程,这里水波荡漾、草木葱茏、水鸟翩跹,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展示昌吉壮美风光的重要窗口,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从空中俯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湖水清澈,阳光洒在芦苇荡,光影斑驳,将湿地装点得如诗如画。记者巨海成 摄

  “我州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严守用水总量红线,科学统筹一二三产业及生态用水。依据流域水资源特征与生态保护需求,将生态流量保障作为刚性要求,精准确定塔西河、呼图壁河等重要河流控制断面的生态水量底线,筑牢河流生态根基,维护湿地与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持续性及物种多样性。”昌吉州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陈亮说,昌吉州依托河道整治、清洁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在玛纳斯河、呼图壁河、头屯河等重点流域,建成滨水绿道、亲水景观等便民设施,让亲水乐水成为百姓休闲日常,水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制度保障层面,昌吉州构建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400余名四级河湖长与上千名基层巡河员、保洁员认真履职,实现河湖管理从“无人管”到“精细管”的转变,同时针对120条河流和天池湖,制定“一河(湖)一档”“一河(湖)一策”,统筹流域治理。

  通过开展河湖3年整治、采砂治理、“清四乱”等专项行动,昌吉州集中解决了河道采砂、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等历史遗留问题,打造出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湖,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升,生态功能得以永续利用,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幸福河湖建设,既是意义重大的生态工程,也是暖人心的民心工程,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昌吉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治理模式,巩固提升幸福河湖建设成果,让更多河湖成为润泽民生、推动发展的幸福源泉,擦亮这张生态名片。”陈亮表示。

  今年,昌吉州国省考断面水质均保持在Ш类以上,全州1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两条河湖荣登自治区级示范幸福河湖榜。


上一篇: 昌吉州科技创新赋能...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