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临江
近日,《昌吉日报》刊发了一条关于昌吉市城管部门专项整治商户私自圈占公共停车位的消息,引起笔者注意。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不少商家店铺门口的停车位上,摆放着锥桶、板凳、纸箱和其他杂物等,让本来就比较紧张的城市公共停车位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公共停车位是由政府或社会公共机构划定和管理的、供广大市民免费或有偿使用的停车位。一些商家用各种杂物堂而皇之地占据免费停车位,让其成为“私人领地”,背后是“方便自己,莫管他人”的自私逻辑。这种行为不仅加剧了公共停车位资源的紧张,更暴露出部分商户公共意识的淡漠和缺失。这种将城市公共空间视为可随意瓜分的“唐僧肉”,实则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害。昌吉市城管部门此次果断出手,正是对这种“花式霸占”公共资源行为的有力纠偏。
在整治的同时,也要看到,部分商户强占车位,有的是为了装卸货物方便,也有的是怕顾客没地方停车而“不得已”为之。所以政府部门除了要执法,还要想办法解决商户的实际困难。比如可以划定专门的装卸货物时段,通过错峰使用、增设临时装卸区、开辟更多停车位等办法来解决。说到底,城市是大家的,公共资源需要共同维护。希望商户能多些公德心,城管部门也多些服务意识,老百姓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越来越有序,生活才能越来越方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商户收掉占位锥桶时,收掉的实则是封闭的利己思维;当城管清理杂物时,清理的实则是城市文明的障碍。这项专项整治行动启示我们:公共资源治理既要有“挥剑治乱”的魄力,更需“润物无声”的智慧,如此方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市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