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鹅喉羚现身玛纳斯县北部沙漠,萌态尽显。王昊波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瓦力斯江·乌马尔江、张智龙、王昊波报道)立春时节,成群的鹅喉羚现身玛纳斯县北部沙漠,这些戈壁“精灵”憨态可掬,时而驻足凝望,时而漫步前行,时而嬉戏奔跑,轻盈矫健的身姿,给冬日的玛纳斯县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鹅喉羚,又称长尾黄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300米至3000米干燥荒凉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经常几只到十几只集成小群活动。鹅喉羚主要特征为颈细而长,雄兽颈下有甲状腺肿,形似鹅喉,故因此得名。成群鹅喉羚现身玛纳斯县北部沙漠,标志着该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玛纳斯县北部沙漠总面积528万亩,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段。近年来,玛纳斯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鹅喉羚等野生动物营造了安定的栖息、繁衍场所,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