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互助幸福院,志愿者向老人们讲解智能手机的操作方法(7月22日摄)。记者 巨海成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付小芳报道)12月10日,记者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新疆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昌吉州专场上获悉,今年以来,昌吉州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把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成果持续惠及民生。2023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9.3%,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发布会上,昌吉州党委副书记、州长郑敏就昌吉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回答记者提问。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昌吉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推动重点领域民生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今年以来,昌吉州在实施好自治区十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提出昌吉州十件惠民实事,其中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养老托育、农田改造、供热、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教育优质均衡惠民方面,昌吉州在全疆率先实现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全覆盖、率先设立地州教育基金会,积极引入援疆省市名校合作办学,出台关爱激励教师系列措施,并为每间教室安装了护眼灯,还为农牧区学生配备了安全校车。
在医疗服务健康惠民方面,昌吉州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全疆首建“一院多区”的医共体总医院管理模式,首推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付费”模式,并将药品耗材纳入三明采购联盟,价格平均降幅达50%以上。此外还大力实施“便民药房”“一号管三天”等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服务,惠及各族群众。
在养老托育服务惠民方面,昌吉州聚焦“一老一小”,完成37个城市社区养老“金色晚霞”工程,使1258名困难老年人享受到了送餐助餐服务;新增托育床位1330个,每千人口托育床位达3.9个,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保障更普惠、更优质。
在供热改造提升惠民方面,为确保各族群众温暖过冬,昌吉州建成投运90公里的长输供热管网项目,新增供热面积900万平方米,并为1.5万户家庭改造楼栋内供热立管。
此外,昌吉州还积极开展3400余场惠民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铺设500余公里的农村道路惠及58个乡镇;新修建停车位3040个、充电桩802个,有效改善了群众停车难、充电难问题……这一项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也生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真谛。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郑敏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没有终点。昌吉州将聚焦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高质高效办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把经济总量、财政增量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收获,让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有分量、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