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昌吉辉煌70年 建设典范地州谱新篇|重访第二故乡——昌吉州“百名援疆干部看变化”第二批参观访谈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新新)8月20日至24日,昌吉州“百名援疆干部看变化”第二批参观访谈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期间,来自福建省、山西省的40位历批次援疆干部经过5天的参观走访、座谈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了解昌吉州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切身感受昌吉州成立70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

  这批“回家看看”的援疆干部,有人是时隔20年再次来到昌吉,有人是间隔3个月再次返昌,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重访第二故乡,走走看看,处处都亲切,一路上谈的说的最多的是:昌吉州变化大、发展快,今非昔比、硕果累累。

  陌生又熟悉

  8月20日,抵昌的第一天,福建省第四批援疆干部、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副校长柯林就迫不及待和援友林育赶回到曾经的受援单位昌吉州第一中学、昌吉州第二中学去看看。“我2009年在州一中挂职副校长,在我记忆中,当时比较繁华的地段就是从州一中到州二中这一片。这次回来看到整个城市都拓展了,到处高楼林立,昌吉发展太快了,让我感到陌生又亲切。”柯林说。

  福建省第五批援疆干部、福建省福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林育同样深有感触,他说:“12年过去了,我再次来到昌吉,看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安逸,精神面貌更好了,相比过去,变化太大了。”

  8月21日,援疆干部走访参观了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昌吉农高区新疆农业博览园,林育看到农业“黑科技”繁育的热带植物不住地发出感叹:“农博园里种植了很多热带植物,长得非常好,让我惊奇的是莲雾,以前只知道福建有,没想到在新疆也能成活生长,这让我感受到了高科技的力量。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主产区,昌吉州位于新疆番茄黄金产业带,每年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占全疆的40% ,这了不得,昌吉的发展和国家同频共振,与南方的差距越来越小了。”林育说。

  激动又自豪

  活动期间,援疆干部们走进福建省、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见领导、会援友,透过沙盘模型、图文并茂的援疆成果展厅,了解对口援疆工作给全州各地带来的显著变化。

  8月22日,在福建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座谈交流会上,说起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现在的发展情况,福建省第四批援疆干部、福建省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苏光民难掩兴奋与激动。他说:“我是2008年7月到准东管委会工作的,是第一批到准东援建的干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半时间,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着准东的发展。”

  苏光民回忆说,当年去准东的时候,那里还比较荒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准东的生产管理还比较粗放,煤炭产业还没延伸到化工领域。没想到短短十几年,准东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级开发区,人口达到8万人,成为了戈壁腹地中的绿洲新城。“准东的变化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一代代援疆干部和当地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奋斗。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昌吉人杰地灵,发展潜力巨大,昌吉的未来让人充满期待。”苏光民说。

  福建省第八批援疆干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傅世宗时隔3个月再次返昌。他说,回去后,同事朋友之间总有共同的话题,大家聊的都是在昌吉援建的故事,都把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傅世宗介绍说,福建省从2011年开始实施农业小组援疆,每年选拔农业领域的专家干部人才来昌吉开展服务,也从昌吉选拔农业人才去福建培训学习,经过这十几年的共同努力,两地在农业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两地农业人才交往越来越密切。

  “在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参观时,了解到昌吉的小麦亩产在不断上升,这说明昌吉州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这片天地大有作为。如今在福建各地的市场上,昌吉产的农产品随处可见,非常受欢迎,闽昌两地是兄弟援建地,已经形成了共识,两地人民走动也越来越频繁、情谊越来越深厚,希望闽昌两地继续携手相伴、砥砺前行、共创辉煌。”傅世宗说。

  阜康市晋阜小学于2021年建成,是山西省投资8000万元打造的教育民生工程。近两年,山西省十多名教师组成教育援疆团队,在这所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短短3年,该校跻身阜康市教育行列第一梯队。

  8月23日,援疆干部走进阜康市晋阜小学参观,看到学校崭新的教学楼,校园里展示的晋昌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图文展板,山西省第三批援疆干部、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人事处处长张利江倍感亲切。他说:“近年来,晋阜两地教育领域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两地持续开展教学研讨、云端课堂等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如今看到昌吉州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感觉很欣慰,希望两地继续深化交流合作,促进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

  期待与祝愿

  8月22日,昌吉州有关部门专门组织援疆干部回到受援单位看看。每到一处,历批次援疆干部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和真诚的拥抱。大家围聚在一起,畅谈变化,共叙情谊,对比今昔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个个感慨万千。

  眼下,昌吉州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在紧张建设中,地址位于昌吉市塔城路南侧和西外环东南侧交叉口,项目预计2025年竣工,建成后将是昌吉州规模最大的大型医疗综合体,可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当天,援疆干部走进昌吉州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现场参观。时隔3年,山西省第四批援疆干部、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荣华再次返昌,看到日新月异的昌吉,感慨地说:“参观时,我回想起当初从建筑图纸设计到科室布局安排,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场景,如今新医院的雏形已经建成,很是气派。我相信新医院将会造福昌吉地区各族群众,也会为昌吉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掀开崭新的一页。”

  “对口援疆省份带来的一个个民生项目、惠民举措,极大改善了昌吉州各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8月21日,援疆干部走进昌吉州美术馆,观看庆祝昌吉州成立70周年——“新时代 新庭州”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一幅描绘援疆民生项目富民安居小区的油画作品前,大家驻足欣赏,透过生动写实、饱含情感的艺术表达,看到了奋进中的昌吉与援疆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山西省第四批援疆干部、山西广播电视台高级工程师苏平波说,通过这几天的实地走访,看到一个个援疆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非常高兴,深切感受到了昌吉州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巨大变化,这些成果体现了晋昌两地党委、政府落实援疆政策所做的努力,也见证了历届援疆干部所作的贡献。今后,他会继续为两地牵线搭桥,宣传推介大美新疆、大美昌吉,为促进两地交流共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也祝愿昌吉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昌盛。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礼赞昌吉辉煌70年 建设典范地州谱新篇|重访第二故乡——昌吉州“百名援疆干部看变化”第二批参观访谈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 2024-08-29 10:05:0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新新)8月20日至24日,昌吉州“百名援疆干部看变化”第二批参观访谈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期间,来自福建省、山西省的40位历批次援疆干部经过5天的参观走访、座谈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了解昌吉州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切身感受昌吉州成立70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

  这批“回家看看”的援疆干部,有人是时隔20年再次来到昌吉,有人是间隔3个月再次返昌,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重访第二故乡,走走看看,处处都亲切,一路上谈的说的最多的是:昌吉州变化大、发展快,今非昔比、硕果累累。

  陌生又熟悉

  8月20日,抵昌的第一天,福建省第四批援疆干部、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副校长柯林就迫不及待和援友林育赶回到曾经的受援单位昌吉州第一中学、昌吉州第二中学去看看。“我2009年在州一中挂职副校长,在我记忆中,当时比较繁华的地段就是从州一中到州二中这一片。这次回来看到整个城市都拓展了,到处高楼林立,昌吉发展太快了,让我感到陌生又亲切。”柯林说。

  福建省第五批援疆干部、福建省福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林育同样深有感触,他说:“12年过去了,我再次来到昌吉,看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安逸,精神面貌更好了,相比过去,变化太大了。”

  8月21日,援疆干部走访参观了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昌吉农高区新疆农业博览园,林育看到农业“黑科技”繁育的热带植物不住地发出感叹:“农博园里种植了很多热带植物,长得非常好,让我惊奇的是莲雾,以前只知道福建有,没想到在新疆也能成活生长,这让我感受到了高科技的力量。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主产区,昌吉州位于新疆番茄黄金产业带,每年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占全疆的40% ,这了不得,昌吉的发展和国家同频共振,与南方的差距越来越小了。”林育说。

  激动又自豪

  活动期间,援疆干部们走进福建省、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见领导、会援友,透过沙盘模型、图文并茂的援疆成果展厅,了解对口援疆工作给全州各地带来的显著变化。

  8月22日,在福建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座谈交流会上,说起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现在的发展情况,福建省第四批援疆干部、福建省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苏光民难掩兴奋与激动。他说:“我是2008年7月到准东管委会工作的,是第一批到准东援建的干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半时间,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着准东的发展。”

  苏光民回忆说,当年去准东的时候,那里还比较荒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准东的生产管理还比较粗放,煤炭产业还没延伸到化工领域。没想到短短十几年,准东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级开发区,人口达到8万人,成为了戈壁腹地中的绿洲新城。“准东的变化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一代代援疆干部和当地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奋斗。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昌吉人杰地灵,发展潜力巨大,昌吉的未来让人充满期待。”苏光民说。

  福建省第八批援疆干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傅世宗时隔3个月再次返昌。他说,回去后,同事朋友之间总有共同的话题,大家聊的都是在昌吉援建的故事,都把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傅世宗介绍说,福建省从2011年开始实施农业小组援疆,每年选拔农业领域的专家干部人才来昌吉开展服务,也从昌吉选拔农业人才去福建培训学习,经过这十几年的共同努力,两地在农业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两地农业人才交往越来越密切。

  “在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参观时,了解到昌吉的小麦亩产在不断上升,这说明昌吉州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这片天地大有作为。如今在福建各地的市场上,昌吉产的农产品随处可见,非常受欢迎,闽昌两地是兄弟援建地,已经形成了共识,两地人民走动也越来越频繁、情谊越来越深厚,希望闽昌两地继续携手相伴、砥砺前行、共创辉煌。”傅世宗说。

  阜康市晋阜小学于2021年建成,是山西省投资8000万元打造的教育民生工程。近两年,山西省十多名教师组成教育援疆团队,在这所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短短3年,该校跻身阜康市教育行列第一梯队。

  8月23日,援疆干部走进阜康市晋阜小学参观,看到学校崭新的教学楼,校园里展示的晋昌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图文展板,山西省第三批援疆干部、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人事处处长张利江倍感亲切。他说:“近年来,晋阜两地教育领域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两地持续开展教学研讨、云端课堂等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如今看到昌吉州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感觉很欣慰,希望两地继续深化交流合作,促进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

  期待与祝愿

  8月22日,昌吉州有关部门专门组织援疆干部回到受援单位看看。每到一处,历批次援疆干部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和真诚的拥抱。大家围聚在一起,畅谈变化,共叙情谊,对比今昔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个个感慨万千。

  眼下,昌吉州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在紧张建设中,地址位于昌吉市塔城路南侧和西外环东南侧交叉口,项目预计2025年竣工,建成后将是昌吉州规模最大的大型医疗综合体,可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当天,援疆干部走进昌吉州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现场参观。时隔3年,山西省第四批援疆干部、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荣华再次返昌,看到日新月异的昌吉,感慨地说:“参观时,我回想起当初从建筑图纸设计到科室布局安排,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场景,如今新医院的雏形已经建成,很是气派。我相信新医院将会造福昌吉地区各族群众,也会为昌吉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掀开崭新的一页。”

  “对口援疆省份带来的一个个民生项目、惠民举措,极大改善了昌吉州各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8月21日,援疆干部走进昌吉州美术馆,观看庆祝昌吉州成立70周年——“新时代 新庭州”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一幅描绘援疆民生项目富民安居小区的油画作品前,大家驻足欣赏,透过生动写实、饱含情感的艺术表达,看到了奋进中的昌吉与援疆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山西省第四批援疆干部、山西广播电视台高级工程师苏平波说,通过这几天的实地走访,看到一个个援疆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非常高兴,深切感受到了昌吉州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巨大变化,这些成果体现了晋昌两地党委、政府落实援疆政策所做的努力,也见证了历届援疆干部所作的贡献。今后,他会继续为两地牵线搭桥,宣传推介大美新疆、大美昌吉,为促进两地交流共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也祝愿昌吉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