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成石麟、刘华报道)眼下,昌吉市7万亩冬小麦已经全部成熟,喜获丰收,小麦收割工作由北到南陆续开镰,各乡镇组织机械和人力加快收割进度,确保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7月1日,在昌吉市榆树沟镇四畦村冬小麦种植户唐辉的100亩优质冬小麦地里,笔者看到沉甸甸的麦穗将麦秆压弯了腰,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
唐辉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去年尝到种植冬小麦甜头的他,今年将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亩,首次种植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的“新冬62号”冬小麦。由于采用干播湿出、水肥分离法播种,使用加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技术进行种植管理,目前唐辉种植的冬小麦已经全部成熟,喜获丰收。看着自家地里的麦子被大型联合收割机采收完毕,装车运往收粮点,唐辉喜上眉梢。他说:“今年1亩地能产600公斤,比往年要多几十公斤,100亩地收了近60吨麦子,60吨麦子预计可以卖到15万元。”
7月1日,在昌吉市榆树沟镇四畦村冬小麦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收获小麦。刘 华摄
昌吉市榆树沟镇今年种植了8700亩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前进村、勇进村、牧业村和四畦村,为了确保冬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该镇积极协调和调配大型联合收割机,投入到夏收工作中。
今年以来,昌吉市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积极落实国家种粮补贴政策,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植更新品种、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科技种植小麦,使小麦产量和品质逐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随着小麦生产向着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挺进,昌吉市通过测土配方选种适宜当地生长的小麦品种、积极推广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干播湿出、加压滴灌、水肥一体化和“一喷三防”等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种植管理,同时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红线,稳定小麦种植面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据了解,今年昌吉市种植冬小麦7万亩,分布在昌吉市三工镇、佃坝镇、榆树沟镇、二六工镇、大西渠镇和阿什里乡。为做好夏收工作,昌吉市农业农村部门检修和调配大型联合收割机87台投入到夏收工作中,从6月28日开镰收割以来,目前已收割小麦5000亩,夏收工作预计7月15日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