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昌吉 | 一粒杂交玉米种子背后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4.07.03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全国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现场观摩会侧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仲夏时节,草木葱茏。远处天山耸立,近处沃野连绵,玉米制种田满目青翠。

  目前,正是制种玉米的抽雄期。6月27日,全国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现场观摩会及技术培训班在昌吉州举办。在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昌吉市,一场制种玉米机械化抽雄现场演示活动正在田间地头火热进行。

  6月27日,全国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现场观摩会及技术培训班现场,一台制种玉米抽雄机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光明村的九圣禾玉米制种示范基地里作业。记者 王 薇摄

  所谓去雄,是将玉米的雄花去掉,促进雌穗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作为玉米制种的关键一步,去雄关乎种子优劣,关乎粮食收成。

  与会人员首站来到位于昌吉市二六工镇光明村的九圣禾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一排排玉米植株清秀、果穗饱满、排列整齐,一台制种玉米抽雄机在田间作业,所过之处玉米雄穗被齐刷刷地抽去。

  “现在作业的是高地隙自走式轻量化制种玉米去雄机,一次可完成4行至8行去雄,每小时作业量最高20亩,抽净率高于85%。相较于传统人工去雄模式,每亩可节约成本40元以上,解决了去雄期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大幅缩短了去雄作业周期,已在新疆制种行业广泛应用。”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骆世旭介绍。

  在玉米去雄机旁边,一台玉米去雄机器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记者了解到,这台去雄机器人适合于小地块作业,一次可进行4行去雄。一台去雄机器人一天可去雄10亩玉米。

  近年来,昌吉州优先把小麦、玉米、棉花、特色作物制种基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把种子基地建成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聚集地,擦亮新疆(昌吉)制种基地名片。

  2024年,全州完成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100万亩,年产种子40万吨左右,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率在85%以上。

  烈日当头,在四川天能璟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智能核雄性不育制种技术示范基地,雄性不育制种技术田间展示,吸引了与会者围观。

  据介绍,雄性不育制种技术免去了人工去雄成本,具有不育化彻底、减少去雄时植株损伤等优势,实现了玉米种业技术升级。

  新疆昌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机械化高标准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与会者一起观摩学习农业机械设备技术在玉米去雄阶段的应用与实践,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制种行业机械化,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信心,这也是未来种业的发展方向。”新疆创锦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毅说,“这次活动,我在与专家及同行的交流中认识到企业发展的短板,也找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回去以后,我会对企业如何改进,如何提升,做下一步打算。 ”

  玉米不育系是什么?在位于昌吉市榆树沟镇勇进村的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玉米智能核雄性不育制种技术示范基地,与会者获得了答案。

  “不育系是指雄性不育的植株,其不能正常产生花粉,需要通过人工授粉或者借助保持系的雄性可育基因进行繁殖。我们使用玉米细胞质不育系制种技术4年,避免了不育杂交种可能对逆境气候敏感而造成花粉发育不良造成的影响,是保证纯度、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育种专家宋国宏说。

  新疆华西种业科研育种创新基地是当日观摩的最后一站,地头摆放着玉米收割机、玉米去雄机等大型农机具,展现出整装待发的阵势。

  华西种业有2万亩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由传统的人工作业发展到现今的卫星导航定位播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机械去雄—无人机飞防—机械化收获扒皮—果穗烘干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促进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昌吉州地块较大,适合机械作业,也在机械作业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成熟经验。我们把此次培训设在昌吉,就是想把昌吉州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向全国推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说。

  近年来,昌吉州构建了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推进的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建成了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148个,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酿酒葡萄、制种生产基地,以及全疆重点畜禽种源和肉蛋奶生产基地。

  找准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一场观摩会,着力解决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问题,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制种工作者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经验,提升了玉米制种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水平。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高质量发展看昌吉 | 一粒杂交玉米种子背后的“突破”
发布日期: 2024-07-03 09:50:0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全国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现场观摩会侧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仲夏时节,草木葱茏。远处天山耸立,近处沃野连绵,玉米制种田满目青翠。

  目前,正是制种玉米的抽雄期。6月27日,全国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现场观摩会及技术培训班在昌吉州举办。在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昌吉市,一场制种玉米机械化抽雄现场演示活动正在田间地头火热进行。

  6月27日,全国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现场观摩会及技术培训班现场,一台制种玉米抽雄机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光明村的九圣禾玉米制种示范基地里作业。记者 王 薇摄

  所谓去雄,是将玉米的雄花去掉,促进雌穗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作为玉米制种的关键一步,去雄关乎种子优劣,关乎粮食收成。

  与会人员首站来到位于昌吉市二六工镇光明村的九圣禾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一排排玉米植株清秀、果穗饱满、排列整齐,一台制种玉米抽雄机在田间作业,所过之处玉米雄穗被齐刷刷地抽去。

  “现在作业的是高地隙自走式轻量化制种玉米去雄机,一次可完成4行至8行去雄,每小时作业量最高20亩,抽净率高于85%。相较于传统人工去雄模式,每亩可节约成本40元以上,解决了去雄期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大幅缩短了去雄作业周期,已在新疆制种行业广泛应用。”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骆世旭介绍。

  在玉米去雄机旁边,一台玉米去雄机器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记者了解到,这台去雄机器人适合于小地块作业,一次可进行4行去雄。一台去雄机器人一天可去雄10亩玉米。

  近年来,昌吉州优先把小麦、玉米、棉花、特色作物制种基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把种子基地建成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聚集地,擦亮新疆(昌吉)制种基地名片。

  2024年,全州完成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100万亩,年产种子40万吨左右,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率在85%以上。

  烈日当头,在四川天能璟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智能核雄性不育制种技术示范基地,雄性不育制种技术田间展示,吸引了与会者围观。

  据介绍,雄性不育制种技术免去了人工去雄成本,具有不育化彻底、减少去雄时植株损伤等优势,实现了玉米种业技术升级。

  新疆昌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机械化高标准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与会者一起观摩学习农业机械设备技术在玉米去雄阶段的应用与实践,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制种行业机械化,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信心,这也是未来种业的发展方向。”新疆创锦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毅说,“这次活动,我在与专家及同行的交流中认识到企业发展的短板,也找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回去以后,我会对企业如何改进,如何提升,做下一步打算。 ”

  玉米不育系是什么?在位于昌吉市榆树沟镇勇进村的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玉米智能核雄性不育制种技术示范基地,与会者获得了答案。

  “不育系是指雄性不育的植株,其不能正常产生花粉,需要通过人工授粉或者借助保持系的雄性可育基因进行繁殖。我们使用玉米细胞质不育系制种技术4年,避免了不育杂交种可能对逆境气候敏感而造成花粉发育不良造成的影响,是保证纯度、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育种专家宋国宏说。

  新疆华西种业科研育种创新基地是当日观摩的最后一站,地头摆放着玉米收割机、玉米去雄机等大型农机具,展现出整装待发的阵势。

  华西种业有2万亩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由传统的人工作业发展到现今的卫星导航定位播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机械去雄—无人机飞防—机械化收获扒皮—果穗烘干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促进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昌吉州地块较大,适合机械作业,也在机械作业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成熟经验。我们把此次培训设在昌吉,就是想把昌吉州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向全国推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说。

  近年来,昌吉州构建了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推进的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建成了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148个,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酿酒葡萄、制种生产基地,以及全疆重点畜禽种源和肉蛋奶生产基地。

  找准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一场观摩会,着力解决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问题,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制种工作者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经验,提升了玉米制种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