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4.05.3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央广网记者:请问这次州庆活动的歌咏比赛和以往相比有哪些特点?

  昌吉州总工会党组副书记、主席羊扬:昌吉州有歌咏比赛的群众基础,过去多次举办过大型群众歌咏比赛。这次建州70周年期间举办的歌咏比赛,有鲜明的主题,我们确定的主题是:“歌声颂党恩、唱响新时代”。比赛活动是经州党委批准的昌吉州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广大职工通过歌声来表达爱党、爱国、爱家乡之情,充分展现全州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是群众参与度更广泛。活动通知下发后,各行业、各县市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全州有12支队伍报名参赛,每支队伍有100多名参赛演员。群众的参与,体现了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二是参赛曲目更具时代性。每支参赛队伍要演唱两首歌曲,一首是歌唱党和祖国、歌颂人民和新时代的经典主旋律歌曲,一首则是反映家乡发展变化、抒发热爱之情的本土歌曲。届时所有参赛演员将通过歌声充分展现全州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是比赛场馆更具代表性。新疆大剧院是国内投资最大的丝绸之路主题剧院,为让更多职工群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感受大剧院的设计魅力,我们与新疆大剧院合作,定于6月28日上午在新疆大剧院正式举办比赛。届时,我们还将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方式,让全州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州庆活动。

  新华社记者:刚才听了介绍,今年咱们州庆活动安排有惠民音乐会,能否介绍一下此次惠民音乐会的具体内容?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马尔旦:我们这次的惠民音乐会围绕“礼赞昌吉辉煌70年 建设典范地州谱新篇”州庆主题,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通过“庭州喜讯”“庭州欢歌”“庭州盛世”等篇章,展现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音乐会将于6月1日在昌吉市举办启动仪式,随后在6月至8月,深入各县市、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学校、企业、景区或文旅消费聚集区等地,比如:木垒县的木垒河广场、阜康市的中职学校、玛纳斯县的中华碧玉园、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等。每个县市和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演出6场次,共计演出48场次。在各县市演出前,我们都将通过州、县市融媒体中心进行提前预告,让广大群众前来免费观看。在本次惠民音乐会演出的是昌吉州庭州爱乐乐团和胡杨民乐团,一个以交响乐为主,一个以民乐为主。音乐会在演出内容上融合经典曲目和本土原创作品,集管弦乐、民乐、声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如大家熟悉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草原之夜》等,新创作改编的京剧《盛世华章》、器乐曲《新赛马》以及本土原创作品《新疆之春》《昌吉我爱你》等。惠民音乐会既是今年州党委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也是一次文化艺术普及。

  《科技日报》记者:我还想就惠民音乐会提一个问题,请问此次惠民音乐会的亮点和特点有哪些?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马尔旦:我们这次的惠民音乐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现惠民性。我们这次音乐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面向群众免费演出,演出点位都是各县市、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学校、企业、景区或文旅消费聚集区等地,为群众打造一个“出门即舞台,处处闻歌声”的场景,吸引各族群众参与其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体现广泛性。这次惠民音乐会两个乐团将在每个县市和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演出3场次,共演出48场次,在玛纳斯县和昌吉市演出期间还将前往兵团第八师和第十二师进行演出,覆盖范围广泛。两个演出团队的成员包括专业艺术院团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各界文艺爱好者等,体现了参与的广泛性。三是体现融合性。这次惠民音乐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调,融民族韵律、时代歌声、家国情怀于一体,有经典作品,也有原创作品,如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西部放歌》《春风十万里》,也有本土原创作品《新疆之春》《昌吉我爱你》等,从演奏形式到演出内容,充分体现了“融”的导向。可以说这次惠民音乐会前期我们进行了精心准备,演出的乐团进行了认真创排,各县市的演出点位我们也提前进行了对接,从舞台、灯光、音响等各方面为音乐会演出做好保障,切实为广大群众献上一台高质量的高雅艺术演出。

  《经济日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昌吉州“新时代 新庭州”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开展情况以及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数量的情况?

  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主席罗江宁:这次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作品全部是大尺幅作品。国画作品尺幅大多数为180㎝*360㎝,最小的作品尺幅也在180㎝*180㎝。油画作品的尺幅多数为200㎝*300㎝,最小的作品尺幅也在200㎝*200㎝。根据组织创作的情况,美术展览将会展出作品28幅左右,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宣传画等多个艺术种类。

  《人民日报》记者:据我们了解,组织开展这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展览的难度比较大,昌吉州要在州庆期间举办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展览,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

  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主席罗江宁:重大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创作确实是一项浩大、繁重的创作工程,昌吉州为什么具有举办重大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展览的信心和决心呢?我认为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这次美术创作工程是昌吉州组织实施的第三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2014年和2017年,昌吉州先后实施了两次重大历史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工程,成功催生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大尺寸美术作品。可以说,昌吉州已经具有组织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创作的经验基础和学术创作基础;其次,昌吉州近十年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和有利的艺术表现空间;再次,昌吉州每年都会举办重大主题创作美术展,美术创作氛围浓厚,培育了一批热爱美术事业的人,目前昌吉州美术家队伍近200人,其中有7名国家级会员、80名自治区级会员,有20多名作者多次参与昌吉州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已经具备比较丰富的主题性创作经验。

  天时地利人和,相信8月底举办的美术作品展,一定会为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一定会满足广大老百姓对这次美术展览的期待。

  《光明日报》记者:《博峰文丛》系列丛书备受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期待,请问《博峰文丛》系列丛书目前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跟广大读者见面?

  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主席罗江宁:《博峰文丛》围绕“聚焦庭州地理人文符号,讲好家乡昌吉故事”这一主题,综合优选昌吉州老中青作家近十年来创作刊发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向,描述昌吉州70年来的发展奇迹,形成奋进新征程矩阵式文学创作成果,是文化润疆进程中昌吉贡献的“昌吉文学样本”。

  《博峰文丛》自2023年10月开始征稿、组稿,共征集稿件3000余篇1300万字。经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4个评审小组筛选,优中选优,并经宣传部聘请专家审读,进一步修改编辑书稿,已重新编辑精选为5册,每册约23万字,共收录180名作者的275篇作品。分别是纪实文学集《博峰放眼》、散文集《昌吉家国》《昌吉美地》、诗歌集《庭州诗意》、小说集《天山诉说》。昌吉本土作家和作者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笔触融入新时代的视角,描绘出昌吉州的美妙图景,有玛纳斯的水木年华、呼图壁的苗木绿荫、昌吉的城市光影、阜康的瑶池圣景、吉木萨尔的故城遗珠、奇台的人文故事、木垒的村落乡愁……还有昌吉州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新气象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口援疆、高质量发展新成就,展现了庭州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前行、踔厉奋发的新风貌,这套丛书是解读昌吉的窗口、认识昌吉的读本、展示昌吉的符号。

  为了确保质量,我们选择了国家级权威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丛书。截至5月25日,已经完成了书稿审读、书号申请等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版和编校。

  根据出版计划,5本书拟定于8月25日前出版,并与广大读者见面。届时,我们将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的领导以及有影响力的作家和学者,在昌吉召开新书发布会和研讨会,也诚挚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时候参加。

  《新疆日报》记者:我们了解到,从今年1月至4月,昌吉州举办了“辉煌70年 壮丽新昌吉”主题征文活动,我们想了解一下征文活动的整体情况。

  昌吉州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树龙:庆祝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辉煌70年 壮丽新昌吉”主题征文和诵读会,由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州党委统战部、州党委教育工委、州融媒体中心、州教育局联合举办,由昌吉州融媒体中心组织实施。征文比赛各项工作已于今年1月下旬启动,截至4月30日,三个多月时间,进展顺利。征文活动得到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职工、文学爱好者和在校师生的热烈响应和踊跃投稿。涉及体裁有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等。成人组收到543篇稿件,中学组收到1600余篇稿件,小学组收到2300余篇稿件,共计4400余篇稿件。来稿作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文学的形式,从各自视角出发,讲述昌吉州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中的典型故事、新人新事;展现青春当燃、奋斗有我的时代担当;展现建州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在各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全州各族干部职工、文学爱好者、在校学生参与州庆征文的过程,也是爱祖国爱家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生动教育实践,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汇聚起磅礴力量。

  《中国日报》记者:刚才我们获悉,此次征文活动共收到4400余篇稿件,可以说收稿量非常大。请问征文后是如何开展评选工作的?

  昌吉州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树龙:我们聘请了15位评委,其中成人组5位、中学组5位、小学组5位,他们是自治区、昌吉州的知名作家、资深语文老师。各位评委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了认真、严谨、细致、充分的阅评,评选出成人组、中学组、小学组获奖作品各35件,目前正对这些作品进行再次审读,通过后将会在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对外公布获奖名单。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获奖作品进行编辑,结集成册。同时,《昌吉日报》副刊、昌吉人民广播电台将开设专栏,陆续刊播获奖作品。此外,我们计划在9月底,举办征文颁奖典礼和优秀作品赏析活动,这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

  《农民日报》记者:请介绍一下此次州庆活动中“村超”“村BA”赛事的相关情况。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马尔旦:“村超”“村BA”是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赛事,在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州庆活动设置两项赛事旨在充分发挥体育在满足各族群众健身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价值功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比赛采取乡镇预赛、县市半决赛、州级决赛的形式举办,形成“村村参与、层层选拔、全州联动”的竞赛格局,两项比赛均以乡镇或村为单位组队,每队可报一名领队、一名教练员、12名运动员(运动员须来自同一乡镇),年龄在18周岁至50周岁之间。其中“村BA”乡镇预赛已启动,7月15日前完成;县市半决赛将于8月10日前完成;昌吉州决赛将于8月下旬收官。“村超”将于6月底7月初启动,8月10日前完成。县市半决赛将于8月下旬完成,决赛于9月下旬收官。

  我们将按照“提高参与度、扩大覆盖面、注重可持续、活动有创新”的办赛原则,切实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热在基层、全民参与,展现乡村活力,释放幸福能量,凝聚发展共识,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新闻社记者:昌吉州能够举办如此规模的赛事,彰显了发展体育运动的勇气和魄力,请问“村超”“村BA”赛事有哪些特色?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马尔旦:我们在赛事筹办过程中,注重回归本质,突出喜庆欢乐氛围,让农民唱主角,通过强有力统筹,村民广泛参与,并配合开展文化民俗、农村美食体验、旅游推介等活动,展示新时代昌吉农村发展的蓬勃生机。一是坚持农趣农味,让体育赛事本质更真。“村超”“村BA”等赛事以乡镇或村为单位,通过“预赛—半决赛—决赛”层层竞赛的方式,选拔出参加州级决赛的队伍(均由农村的业余球员组成),实现了让农民当主角的办赛宗旨。奖品可设置为羊、鹅、鸡、特色炒货等农特产,以此体现出风土人情和乡土韵味。二是坚持地域特色,拓展“体育+文旅+农业”,让体育赛事影响更深,将比赛与本地的文化风俗、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展示乡村文化生活的新图景。比赛期间,组织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表演,充分展示非遗文化和乡村文化,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同步开展广场舞、龙舟赛、马拉松等乡村文体活动,通过这些乡村文体活动,讲好乡村故事。同时,通过现场推介、播放旅游宣传片、发放旅游宣传册等方式,大力推介乡村文化旅游,鼓励更多市民、游客到农村休闲体验。三是广泛宣传“跟着赛事、品着美食、寻着非遗、忆着乡愁”主题,到大美昌吉的和美乡村感受独特魅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农民达人直播等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报道赛事活动、乡村故事,扩大赛事影响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昌吉市作为州庆活动开展的主要城市,我们了解到当前正在进行乌伊路改造和街景亮化提升工程,请问施工都包含哪些方面?目前进展如何?

  昌吉市副市长侯亮:乌伊路是昌吉市城区的主干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没有翻修改造过,在昌吉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到来之际,按照州、市工作部署,昌吉市以美化城市环境、营造节日气氛为目标,对乌伊路进行改造提升,实施城市夜景亮化。

  乌伊路改造主要是头屯河路至青年路路段,主要实施沿线3350米道路罩面改造、沿线给排水管网优化、照明设施更新、电力及通信线缆入地以及周边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工程。在城市夜景亮化方面,昌吉市计划投资379万元实施市政照明设施大提升行动,计划将31条主次干道、29条巷道的7859盏路灯更换为LED光源;对延安路、北京路、长宁路、乌伊路4条主干道沿街单体建筑、庭院等灯光进行完善和增补。同时,加大对照明设施的巡查力度,及时进行更新、检修、维护,确保主要路段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次要路段亮灯率保持在95%以上,保障群众正常出行。

  (本报记者左晓雨整理)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 2024-05-30 09:59:0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央广网记者:请问这次州庆活动的歌咏比赛和以往相比有哪些特点?

  昌吉州总工会党组副书记、主席羊扬:昌吉州有歌咏比赛的群众基础,过去多次举办过大型群众歌咏比赛。这次建州70周年期间举办的歌咏比赛,有鲜明的主题,我们确定的主题是:“歌声颂党恩、唱响新时代”。比赛活动是经州党委批准的昌吉州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广大职工通过歌声来表达爱党、爱国、爱家乡之情,充分展现全州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是群众参与度更广泛。活动通知下发后,各行业、各县市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全州有12支队伍报名参赛,每支队伍有100多名参赛演员。群众的参与,体现了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二是参赛曲目更具时代性。每支参赛队伍要演唱两首歌曲,一首是歌唱党和祖国、歌颂人民和新时代的经典主旋律歌曲,一首则是反映家乡发展变化、抒发热爱之情的本土歌曲。届时所有参赛演员将通过歌声充分展现全州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是比赛场馆更具代表性。新疆大剧院是国内投资最大的丝绸之路主题剧院,为让更多职工群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感受大剧院的设计魅力,我们与新疆大剧院合作,定于6月28日上午在新疆大剧院正式举办比赛。届时,我们还将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方式,让全州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州庆活动。

  新华社记者:刚才听了介绍,今年咱们州庆活动安排有惠民音乐会,能否介绍一下此次惠民音乐会的具体内容?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马尔旦:我们这次的惠民音乐会围绕“礼赞昌吉辉煌70年 建设典范地州谱新篇”州庆主题,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通过“庭州喜讯”“庭州欢歌”“庭州盛世”等篇章,展现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音乐会将于6月1日在昌吉市举办启动仪式,随后在6月至8月,深入各县市、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学校、企业、景区或文旅消费聚集区等地,比如:木垒县的木垒河广场、阜康市的中职学校、玛纳斯县的中华碧玉园、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等。每个县市和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演出6场次,共计演出48场次。在各县市演出前,我们都将通过州、县市融媒体中心进行提前预告,让广大群众前来免费观看。在本次惠民音乐会演出的是昌吉州庭州爱乐乐团和胡杨民乐团,一个以交响乐为主,一个以民乐为主。音乐会在演出内容上融合经典曲目和本土原创作品,集管弦乐、民乐、声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如大家熟悉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草原之夜》等,新创作改编的京剧《盛世华章》、器乐曲《新赛马》以及本土原创作品《新疆之春》《昌吉我爱你》等。惠民音乐会既是今年州党委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也是一次文化艺术普及。

  《科技日报》记者:我还想就惠民音乐会提一个问题,请问此次惠民音乐会的亮点和特点有哪些?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马尔旦:我们这次的惠民音乐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现惠民性。我们这次音乐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面向群众免费演出,演出点位都是各县市、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学校、企业、景区或文旅消费聚集区等地,为群众打造一个“出门即舞台,处处闻歌声”的场景,吸引各族群众参与其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体现广泛性。这次惠民音乐会两个乐团将在每个县市和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演出3场次,共演出48场次,在玛纳斯县和昌吉市演出期间还将前往兵团第八师和第十二师进行演出,覆盖范围广泛。两个演出团队的成员包括专业艺术院团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各界文艺爱好者等,体现了参与的广泛性。三是体现融合性。这次惠民音乐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调,融民族韵律、时代歌声、家国情怀于一体,有经典作品,也有原创作品,如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西部放歌》《春风十万里》,也有本土原创作品《新疆之春》《昌吉我爱你》等,从演奏形式到演出内容,充分体现了“融”的导向。可以说这次惠民音乐会前期我们进行了精心准备,演出的乐团进行了认真创排,各县市的演出点位我们也提前进行了对接,从舞台、灯光、音响等各方面为音乐会演出做好保障,切实为广大群众献上一台高质量的高雅艺术演出。

  《经济日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昌吉州“新时代 新庭州”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开展情况以及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数量的情况?

  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主席罗江宁:这次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作品全部是大尺幅作品。国画作品尺幅大多数为180㎝*360㎝,最小的作品尺幅也在180㎝*180㎝。油画作品的尺幅多数为200㎝*300㎝,最小的作品尺幅也在200㎝*200㎝。根据组织创作的情况,美术展览将会展出作品28幅左右,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宣传画等多个艺术种类。

  《人民日报》记者:据我们了解,组织开展这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展览的难度比较大,昌吉州要在州庆期间举办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展览,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

  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主席罗江宁:重大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创作确实是一项浩大、繁重的创作工程,昌吉州为什么具有举办重大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展览的信心和决心呢?我认为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这次美术创作工程是昌吉州组织实施的第三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2014年和2017年,昌吉州先后实施了两次重大历史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工程,成功催生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大尺寸美术作品。可以说,昌吉州已经具有组织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创作的经验基础和学术创作基础;其次,昌吉州近十年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和有利的艺术表现空间;再次,昌吉州每年都会举办重大主题创作美术展,美术创作氛围浓厚,培育了一批热爱美术事业的人,目前昌吉州美术家队伍近200人,其中有7名国家级会员、80名自治区级会员,有20多名作者多次参与昌吉州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已经具备比较丰富的主题性创作经验。

  天时地利人和,相信8月底举办的美术作品展,一定会为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一定会满足广大老百姓对这次美术展览的期待。

  《光明日报》记者:《博峰文丛》系列丛书备受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期待,请问《博峰文丛》系列丛书目前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跟广大读者见面?

  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主席罗江宁:《博峰文丛》围绕“聚焦庭州地理人文符号,讲好家乡昌吉故事”这一主题,综合优选昌吉州老中青作家近十年来创作刊发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向,描述昌吉州70年来的发展奇迹,形成奋进新征程矩阵式文学创作成果,是文化润疆进程中昌吉贡献的“昌吉文学样本”。

  《博峰文丛》自2023年10月开始征稿、组稿,共征集稿件3000余篇1300万字。经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4个评审小组筛选,优中选优,并经宣传部聘请专家审读,进一步修改编辑书稿,已重新编辑精选为5册,每册约23万字,共收录180名作者的275篇作品。分别是纪实文学集《博峰放眼》、散文集《昌吉家国》《昌吉美地》、诗歌集《庭州诗意》、小说集《天山诉说》。昌吉本土作家和作者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笔触融入新时代的视角,描绘出昌吉州的美妙图景,有玛纳斯的水木年华、呼图壁的苗木绿荫、昌吉的城市光影、阜康的瑶池圣景、吉木萨尔的故城遗珠、奇台的人文故事、木垒的村落乡愁……还有昌吉州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新气象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口援疆、高质量发展新成就,展现了庭州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前行、踔厉奋发的新风貌,这套丛书是解读昌吉的窗口、认识昌吉的读本、展示昌吉的符号。

  为了确保质量,我们选择了国家级权威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丛书。截至5月25日,已经完成了书稿审读、书号申请等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版和编校。

  根据出版计划,5本书拟定于8月25日前出版,并与广大读者见面。届时,我们将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的领导以及有影响力的作家和学者,在昌吉召开新书发布会和研讨会,也诚挚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时候参加。

  《新疆日报》记者:我们了解到,从今年1月至4月,昌吉州举办了“辉煌70年 壮丽新昌吉”主题征文活动,我们想了解一下征文活动的整体情况。

  昌吉州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树龙:庆祝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辉煌70年 壮丽新昌吉”主题征文和诵读会,由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州党委统战部、州党委教育工委、州融媒体中心、州教育局联合举办,由昌吉州融媒体中心组织实施。征文比赛各项工作已于今年1月下旬启动,截至4月30日,三个多月时间,进展顺利。征文活动得到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职工、文学爱好者和在校师生的热烈响应和踊跃投稿。涉及体裁有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等。成人组收到543篇稿件,中学组收到1600余篇稿件,小学组收到2300余篇稿件,共计4400余篇稿件。来稿作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文学的形式,从各自视角出发,讲述昌吉州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中的典型故事、新人新事;展现青春当燃、奋斗有我的时代担当;展现建州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在各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全州各族干部职工、文学爱好者、在校学生参与州庆征文的过程,也是爱祖国爱家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生动教育实践,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汇聚起磅礴力量。

  《中国日报》记者:刚才我们获悉,此次征文活动共收到4400余篇稿件,可以说收稿量非常大。请问征文后是如何开展评选工作的?

  昌吉州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树龙:我们聘请了15位评委,其中成人组5位、中学组5位、小学组5位,他们是自治区、昌吉州的知名作家、资深语文老师。各位评委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了认真、严谨、细致、充分的阅评,评选出成人组、中学组、小学组获奖作品各35件,目前正对这些作品进行再次审读,通过后将会在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对外公布获奖名单。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获奖作品进行编辑,结集成册。同时,《昌吉日报》副刊、昌吉人民广播电台将开设专栏,陆续刊播获奖作品。此外,我们计划在9月底,举办征文颁奖典礼和优秀作品赏析活动,这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

  《农民日报》记者:请介绍一下此次州庆活动中“村超”“村BA”赛事的相关情况。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马尔旦:“村超”“村BA”是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赛事,在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州庆活动设置两项赛事旨在充分发挥体育在满足各族群众健身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价值功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比赛采取乡镇预赛、县市半决赛、州级决赛的形式举办,形成“村村参与、层层选拔、全州联动”的竞赛格局,两项比赛均以乡镇或村为单位组队,每队可报一名领队、一名教练员、12名运动员(运动员须来自同一乡镇),年龄在18周岁至50周岁之间。其中“村BA”乡镇预赛已启动,7月15日前完成;县市半决赛将于8月10日前完成;昌吉州决赛将于8月下旬收官。“村超”将于6月底7月初启动,8月10日前完成。县市半决赛将于8月下旬完成,决赛于9月下旬收官。

  我们将按照“提高参与度、扩大覆盖面、注重可持续、活动有创新”的办赛原则,切实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热在基层、全民参与,展现乡村活力,释放幸福能量,凝聚发展共识,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新闻社记者:昌吉州能够举办如此规模的赛事,彰显了发展体育运动的勇气和魄力,请问“村超”“村BA”赛事有哪些特色?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马尔旦:我们在赛事筹办过程中,注重回归本质,突出喜庆欢乐氛围,让农民唱主角,通过强有力统筹,村民广泛参与,并配合开展文化民俗、农村美食体验、旅游推介等活动,展示新时代昌吉农村发展的蓬勃生机。一是坚持农趣农味,让体育赛事本质更真。“村超”“村BA”等赛事以乡镇或村为单位,通过“预赛—半决赛—决赛”层层竞赛的方式,选拔出参加州级决赛的队伍(均由农村的业余球员组成),实现了让农民当主角的办赛宗旨。奖品可设置为羊、鹅、鸡、特色炒货等农特产,以此体现出风土人情和乡土韵味。二是坚持地域特色,拓展“体育+文旅+农业”,让体育赛事影响更深,将比赛与本地的文化风俗、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展示乡村文化生活的新图景。比赛期间,组织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表演,充分展示非遗文化和乡村文化,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同步开展广场舞、龙舟赛、马拉松等乡村文体活动,通过这些乡村文体活动,讲好乡村故事。同时,通过现场推介、播放旅游宣传片、发放旅游宣传册等方式,大力推介乡村文化旅游,鼓励更多市民、游客到农村休闲体验。三是广泛宣传“跟着赛事、品着美食、寻着非遗、忆着乡愁”主题,到大美昌吉的和美乡村感受独特魅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农民达人直播等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报道赛事活动、乡村故事,扩大赛事影响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昌吉市作为州庆活动开展的主要城市,我们了解到当前正在进行乌伊路改造和街景亮化提升工程,请问施工都包含哪些方面?目前进展如何?

  昌吉市副市长侯亮:乌伊路是昌吉市城区的主干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没有翻修改造过,在昌吉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到来之际,按照州、市工作部署,昌吉市以美化城市环境、营造节日气氛为目标,对乌伊路进行改造提升,实施城市夜景亮化。

  乌伊路改造主要是头屯河路至青年路路段,主要实施沿线3350米道路罩面改造、沿线给排水管网优化、照明设施更新、电力及通信线缆入地以及周边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工程。在城市夜景亮化方面,昌吉市计划投资379万元实施市政照明设施大提升行动,计划将31条主次干道、29条巷道的7859盏路灯更换为LED光源;对延安路、北京路、长宁路、乌伊路4条主干道沿街单体建筑、庭院等灯光进行完善和增补。同时,加大对照明设施的巡查力度,及时进行更新、检修、维护,确保主要路段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次要路段亮灯率保持在95%以上,保障群众正常出行。

  (本报记者左晓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