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周雪娇、张德峰报道)近日,笔者走进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六户地村,只见播种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铺设滴灌带、覆膜、打孔等作业,将一粒粒茴香种子播进土壤。
六户地村经济合作社理事付波跟在播种机后,时不时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勺子挖开土层,查看播种情况。“今年合作社首次尝试种了600亩茴香,茴香投入成本小,每亩地只需要籽种800多克,平均亩产预计在250公斤左右,按照去年的市场价格15元左右,每亩地收入在3500元。这些茴香都是订单作物,不愁销路。我们计划明年扩大茴香种植面积,增加村集体收入。”付波充满期待地说。
吉木萨尔县光热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适合种植茴香,并且茴香具有耐干旱特性,种植省水省时省力、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二工镇看中了这一独特优势,从甘肃引进旱作农业茴香种植技术,鼓励农户种植,并与甘肃金塔县四方人和农林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合同,购销不发愁。此外,还通过采用水肥一体、无人机飞防等现代技术提高产量,为农户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据了解,2024年该镇计划种植农作物10万亩,其中茴香种植面积达8000亩。
二工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何培旭说:“今年,二工镇积极调整产业种植结构,从甘肃引进茴香、孜然等耐旱作物,并利用地膜覆盖等来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通过种植耐旱作物,既缓解了水土矛盾,又增加农户收入。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跟踪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在‘种、管、收’期间,安排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技员提供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提升茴香产量和品质,助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二工镇立足实际,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化解水土矛盾为目标,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示范种植茴香、孜然、红花等耐旱作物,破解“水瓶颈”,做足产业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