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马军)
自今年2月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以来,玛纳斯县人民法院结合实际情况,深剖根源、深挖症结,多措并举加强自身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力争早日实现“脱薄”目标,争创工作新成效。
强化理论 转变观念
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成立“脱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全院各个层面的会议,提振信心,凝聚思想共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从“要我脱薄”到“我要争先”,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全体干警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脱薄”合力,迎难而上,树立坚决打赢“脱薄”攻坚战的决心。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相关领导先后深入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实地调研,为他们指明了“脱薄”工作方向的同时,坚定了玛纳斯县人民法院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差距和不足,紧盯薄弱点持续改进工作的决心。
在区、州两级法院的帮扶指导下,玛纳斯县人民法院主动查摆问题,不回避不遮掩,针对政治建设、业务工作、队伍素能、管理水平、保障水平五大方面,查找出薄弱问题17个,制定整改措施50条,列出三张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工作进展清单),建立“脱薄”工作一院一档,切实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明确时限,挂图作战,由院领导带头、中层干部紧随其后,主动认领任务、坚决抓好整改提升。
突出重点 全面落实
今年以来,面对领导班子配备不齐,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实际问题,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党组立足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硬、组织能力强等职业素养,提拔一名专委为副院长,同时,争取福建援疆省市人民法院选派两名援疆干部开展援助工作,挂任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州中院选派一名干部挂任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配齐配强法院班子成员。如今,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5岁,形成了老中青搭配、梯次分明的优化结构。坚持鲜明用人导向,加强团队化建设和业务能力培训,努力锻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综合素质更高的基层法院队伍。
缺什么就要补什么,审判理念、队伍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不转变,就不是彻底“脱薄”。玛纳斯县人民法院通过修订完善《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试行)》《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修订)》《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关于落实案件阅核制的暂行办法(试行)》《玛纳斯县人民法院诉讼(执行)档案归档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规定6项,激励全院工作人员依法能动履职,强化考核数据应用,将考核结果充分运用于奖金发放、干部使用、人员职级晋升、岗位调整、评先选优等方面,让绩效考核成为全院各项工作的“风向标”;进一步强化院庭长办案制度和阅核制度,在加强专项评查力度的同时,对纠正部分法官片面机械理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而导致“不敢管不会管不愿管”的误区,由此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原因,针对问题突出的环节、领域改进加强,办案质量已有明显改善,努力做到“快办案、办好案”,及时审理、及时报结,切实提升审判效率。一审裁判被发回重审率指标值为0.305%,已经进入合理区间;裁定再审率8.33%,进入合理区间;生效案件被改判率指标值从3月份的0.34%下降到5月份的0.217%;全院结案率已经从3月份的59.69%提升至65.68%。。
做深做实 诉源治理
玛纳斯县人民法院持续深化诉源治理探索实践,通过县级层面机制融合,重点领域平台聚能,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形成合力,促使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止于未发、解于萌芽,实质性化解在基层。用好“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调解资源库,发挥金融调解中心、法院+工会、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等作用,推进行业调解。坚持在党委领导下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强化县级统领推动作用,各方协同发力,推进主管领域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建立健全县域特色鲜明、各行业领域重点突出矛盾纠纷分层过滤机制。
今年以来,玛纳斯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及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受理案件625件,结案620件,诉前调解成功587件,诉前调解成功率94.68%,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申请司法确认362件,出具司法确认书362件,司法确认适用率61.67%。
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法治先行。玛纳斯县人民法院正持续发力,着力打通城乡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基层自治精度、法治保障力度、村(社区)治理温度,深化探索基层诉源治理的新路径。
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将继续聚焦薄弱环节,以义不容辞的政治担当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持续深化“脱薄争先”,奋力开创新时代法治庭州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