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4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知党史、学党史、懂党史,是稳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玛纳斯县大力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建设红色文化展览馆、设计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课程、开展红色历史主题拓展训练、宣讲红色故事等多种途径,创造性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深入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持续推进文化润疆工程,需要大力挖掘、利用新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和各级各类干部培训课程。同时,通过现代网络媒体和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推动文化润疆工程走深走实。

  合理分配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有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合理高效地运用财政经费对历史文物进行修复以及日常展馆的维护与管理,并注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在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为游客游玩提供便捷、舒适、有趣的一条龙服务,全面综合开发现有的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链和旅游生态圈。同时,也可以融入社会资金,拓宽筹资渠道,与社会力量、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融资渠道。

  合理规划,加强宣传

  玛纳斯县主要通过村史馆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各乡镇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分散,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的红色文化资源旅游圈。一方面,需要注重旅游线路、展示方式等各方面的统一规划,将各个乡镇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突出不同特色,结合本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状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充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多种多样、颇具特色和趣味的方式宣传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和产品,打造自有文化品牌。可由政府牵头举办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联合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增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尤其是微信、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拍摄短视频,宣传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也可以聘请相应的解说员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讲解,加深游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了解其深厚内涵。

  创新呈现形式,增强吸引力

  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主要采用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呈现形式,缺乏生动趣味性。在实际中,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呈现创新性展厅,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将政治宣传和文化娱乐结合起来,通过数字沙盘、虚拟现实、互动投影等多媒体互动,让游客在参观中学习,提升整体吸引力和趣味性。也可以创新体验方法,创造体验展区,加强沉浸式体验,采用VR技术、小剧场、实物静态展览和人物动态表演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展馆的魅力。也可以创设情景,通过场景模拟,加强环境渲染,使游客身临其境,深层次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就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小海子村来讲,可以打造知青文化体验园,让游客参加知青劳动,体验春耕春播和秋收秋种的艰辛;开设知青食堂,吃忆苦思甜饭;建设知青屋舍,感受简朴的知青生活,体验知青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培养专业人才,促进资源利用

  针对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加强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强在职人员培训,设置有关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旅游学等相关课程,提高在职人员知识储备,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并定期通过笔试、实操等,进行成果考核,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设立基层公益岗位或者事业编岗位人员的招考,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尤其是对于解说型人才,可以与党校、史志办等红色文化资源较深厚的单位进行合作,引进生源地高校的专业人才担当解说员,打造一支专业的旅游开发服务队伍,推动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宣传。

  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要加强对红色文化故事的把握,把具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故事搬上荧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推动先进人物进党校、进中小学课堂、进村史馆。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可以通过研究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提炼红色文化基因,探讨精神实质,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有效结合。

  昌吉州社科联课题研究成果(摘要)

  (作者王彦平)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深挖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发布日期: 2024-04-24 10:17:0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知党史、学党史、懂党史,是稳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玛纳斯县大力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建设红色文化展览馆、设计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课程、开展红色历史主题拓展训练、宣讲红色故事等多种途径,创造性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深入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持续推进文化润疆工程,需要大力挖掘、利用新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和各级各类干部培训课程。同时,通过现代网络媒体和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推动文化润疆工程走深走实。

  合理分配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有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合理高效地运用财政经费对历史文物进行修复以及日常展馆的维护与管理,并注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在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为游客游玩提供便捷、舒适、有趣的一条龙服务,全面综合开发现有的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链和旅游生态圈。同时,也可以融入社会资金,拓宽筹资渠道,与社会力量、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融资渠道。

  合理规划,加强宣传

  玛纳斯县主要通过村史馆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各乡镇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分散,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的红色文化资源旅游圈。一方面,需要注重旅游线路、展示方式等各方面的统一规划,将各个乡镇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突出不同特色,结合本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状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充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多种多样、颇具特色和趣味的方式宣传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和产品,打造自有文化品牌。可由政府牵头举办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联合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增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尤其是微信、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拍摄短视频,宣传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也可以聘请相应的解说员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讲解,加深游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了解其深厚内涵。

  创新呈现形式,增强吸引力

  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主要采用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呈现形式,缺乏生动趣味性。在实际中,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呈现创新性展厅,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将政治宣传和文化娱乐结合起来,通过数字沙盘、虚拟现实、互动投影等多媒体互动,让游客在参观中学习,提升整体吸引力和趣味性。也可以创新体验方法,创造体验展区,加强沉浸式体验,采用VR技术、小剧场、实物静态展览和人物动态表演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展馆的魅力。也可以创设情景,通过场景模拟,加强环境渲染,使游客身临其境,深层次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就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小海子村来讲,可以打造知青文化体验园,让游客参加知青劳动,体验春耕春播和秋收秋种的艰辛;开设知青食堂,吃忆苦思甜饭;建设知青屋舍,感受简朴的知青生活,体验知青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培养专业人才,促进资源利用

  针对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加强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强在职人员培训,设置有关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旅游学等相关课程,提高在职人员知识储备,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并定期通过笔试、实操等,进行成果考核,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设立基层公益岗位或者事业编岗位人员的招考,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尤其是对于解说型人才,可以与党校、史志办等红色文化资源较深厚的单位进行合作,引进生源地高校的专业人才担当解说员,打造一支专业的旅游开发服务队伍,推动玛纳斯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宣传。

  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要加强对红色文化故事的把握,把具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故事搬上荧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推动先进人物进党校、进中小学课堂、进村史馆。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可以通过研究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提炼红色文化基因,探讨精神实质,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有效结合。

  昌吉州社科联课题研究成果(摘要)

  (作者王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