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昌吉|向美而行绘锦绣——昌吉州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4.03.0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通讯员 段素素)一场冬雪后,被誉为“艺术家村落”的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披上银装,拔廊房岁月斑驳,古榆苍劲挺拔,书声萦绕耳边……

  随着作家刘亮程入住菜籽沟村,寻访刘亮程笔下描绘的山村就成为了一种心动、向往,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火爆出圈,成为新疆文学旅游的新地标。

  拔廊房“修旧如旧”的样子更加古朴;村民们办起了特色农家乐、民宿,村里涌进了不少来写生、办书屋的艺术家和作家;乡村美术馆、特色民宿、国学讲堂等乡村新业态快速诞生、成长,菜籽沟村欣欣向荣的景象预示着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新天地……

  不只是菜籽沟村,一个个依山傍河,特色各异的村落散布在庭州,串联起最近几年不一样的大美昌吉。

  近年来,昌吉州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精准聚焦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民族民俗文化,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努力绘就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探索出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功路径。

  2023年,昌吉州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昌吉实践的突破口,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在广大农村地区掀起了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全州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新建户厕2241座,整改户厕6678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6.45%。

  ——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专项治理行动。县、乡、村分别建设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网络,累计清理生活垃圾超10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99.72%、26%。

  ——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州各地集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倒、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在推进“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中,昌吉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农村双基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上交出优异答卷。

  ——制定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三年计划,启动实施3个“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完成农村地区清洁采暖改造3.95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459公里,全州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硬化路通达率达100%;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全面完成全州农牧区光纤改造工程,农村电网供电、通信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玛纳斯县成功申报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县”,有效带动全州数字乡村整体建设步伐。

  ——建成村级农村互助幸福院250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50%以上,县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建有率达100%,实现所有乡镇有需求困难老年人服务全覆盖;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为全州3210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1282.44万元;积极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州67家乡镇卫生院、370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

  昌吉州“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促进了乡村各类公共事务的发展,也对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今年,昌吉州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五个好”党组织创建,选树区级示范点12个,制定软弱涣散整顿提升十条措施;加强乡村治理,全覆盖推广运用积分制,全州群众常态化参与积分的比例达到40%;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7个;建成以“和合昌吉”法务中心和奇台县法务中心为核心的全疆首个综合法务区,助推全州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提档升级。

  “千万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不仅包含满足物质生活的设施和环境,而且也包含丰富精神生活的设施和环境。今年,昌吉州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巡回宣讲1.2万次,昌吉州文化振兴工作典型经验入选中宣部《调查与研究》,26个文艺作品在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获奖,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入选自治区示范点,阜康市城关镇良繁中心村入选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累计成功申报自治区重点示范村39个,全州县级以上文明乡镇达95.71%、文明村达85.46%。

  如今的昌吉,一座座和美村庄各美其美,一个个乡村产业落地见效,一张张笑脸竞相绽放……昌吉州正在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新路径。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高质量发展看昌吉|向美而行绘锦绣——昌吉州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布日期: 2024-03-08 09:55:0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通讯员 段素素)一场冬雪后,被誉为“艺术家村落”的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披上银装,拔廊房岁月斑驳,古榆苍劲挺拔,书声萦绕耳边……

  随着作家刘亮程入住菜籽沟村,寻访刘亮程笔下描绘的山村就成为了一种心动、向往,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火爆出圈,成为新疆文学旅游的新地标。

  拔廊房“修旧如旧”的样子更加古朴;村民们办起了特色农家乐、民宿,村里涌进了不少来写生、办书屋的艺术家和作家;乡村美术馆、特色民宿、国学讲堂等乡村新业态快速诞生、成长,菜籽沟村欣欣向荣的景象预示着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新天地……

  不只是菜籽沟村,一个个依山傍河,特色各异的村落散布在庭州,串联起最近几年不一样的大美昌吉。

  近年来,昌吉州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精准聚焦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民族民俗文化,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努力绘就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探索出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功路径。

  2023年,昌吉州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昌吉实践的突破口,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在广大农村地区掀起了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全州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新建户厕2241座,整改户厕6678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6.45%。

  ——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专项治理行动。县、乡、村分别建设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网络,累计清理生活垃圾超10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99.72%、26%。

  ——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州各地集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倒、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在推进“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中,昌吉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农村双基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上交出优异答卷。

  ——制定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三年计划,启动实施3个“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完成农村地区清洁采暖改造3.95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459公里,全州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硬化路通达率达100%;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全面完成全州农牧区光纤改造工程,农村电网供电、通信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玛纳斯县成功申报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县”,有效带动全州数字乡村整体建设步伐。

  ——建成村级农村互助幸福院250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50%以上,县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建有率达100%,实现所有乡镇有需求困难老年人服务全覆盖;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为全州3210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1282.44万元;积极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州67家乡镇卫生院、370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

  昌吉州“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促进了乡村各类公共事务的发展,也对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今年,昌吉州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五个好”党组织创建,选树区级示范点12个,制定软弱涣散整顿提升十条措施;加强乡村治理,全覆盖推广运用积分制,全州群众常态化参与积分的比例达到40%;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7个;建成以“和合昌吉”法务中心和奇台县法务中心为核心的全疆首个综合法务区,助推全州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提档升级。

  “千万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不仅包含满足物质生活的设施和环境,而且也包含丰富精神生活的设施和环境。今年,昌吉州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巡回宣讲1.2万次,昌吉州文化振兴工作典型经验入选中宣部《调查与研究》,26个文艺作品在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获奖,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入选自治区示范点,阜康市城关镇良繁中心村入选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累计成功申报自治区重点示范村39个,全州县级以上文明乡镇达95.71%、文明村达85.46%。

  如今的昌吉,一座座和美村庄各美其美,一个个乡村产业落地见效,一张张笑脸竞相绽放……昌吉州正在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