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六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入选
发布时间:2024.02.2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实习记者马军、通讯员朱立文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为主题,在各地高级人民法院严格把关、认真推荐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选取40个符合实际、各具特色、具有可推广性的典型案例,作为第六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予以发布。新疆法院两个人民法庭的经验做法入选典型案例。其中,昌吉州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打造司法特色品牌 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底色》案例入选。

  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辖区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人,主要审理涉10个乡镇的民事案件、涉县域金融案件及江布拉克景区巡回审判工作。近年来,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老贾来了”特色调解品牌,创新“3+3+3”基层解纷机制,让“小法庭”撬动大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法治”底色。

  源头把控,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2023年以来,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打造“老贾来了”“金麦穗”等司法品牌,依托微信云端调解、专职律师调解、大棚调解等多种方式,开通“三农”纠纷“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涉土地、涉农资及涉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问题纠纷,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格,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推出“法庭+N”调解网格工作模式,组建以人民法庭为纽带,乡镇为主体、乡镇站所和村人民调解组织为主要力量的纠纷调解“朋友圈”,邀请德高望重人士、乡贤达人等加入调解组织,每月向乡镇委派案件先行调解,实现法院工作与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精准对接和有效联动,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路径导向和“三段递进”调解机制,将辖区纠纷划分片区,由村一级调解组织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由乡镇、站所调解,仍未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庭、特邀调解员、律师进行联调。

  2023年以来,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累计受理民商事案件818件,调撤率为87%,该法庭充分发挥“最小单元作用”,以“递进式”流程化解纠纷,促进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创新举措,提升司法为民服务能力。“把巡回法庭开到村委会,把法治课堂送到群众身边,法官以身边案例警示身边人,普法效果特别好。”村民们有感而发。每年春秋两季为土地纠纷高发期,法官踩着“田埂子”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农牧民知法守法用法。2023年以来,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开展各类宣传宣讲30场次,土地纠纷同比下降25%。

  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共性矛盾纠纷,向农业、市场监管、农民合作社等部门单位发出司法建议书,通过司法建议强化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风险意识,规范农资、农业装备使用,规避不必要的诉讼风险,切实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未来,昌吉州两级法院将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强基导向系列的重要指示精神,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底色、以护航乡村经济为特色、以便民利民防纷解纷为本色,在全疆率先争创具有地域特点的“枫桥式人民法庭”,奋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提供坚实司法服务和保障。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六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入选
发布日期: 2024-02-28 10:25:3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实习记者马军、通讯员朱立文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为主题,在各地高级人民法院严格把关、认真推荐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选取40个符合实际、各具特色、具有可推广性的典型案例,作为第六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予以发布。新疆法院两个人民法庭的经验做法入选典型案例。其中,昌吉州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打造司法特色品牌 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底色》案例入选。

  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辖区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人,主要审理涉10个乡镇的民事案件、涉县域金融案件及江布拉克景区巡回审判工作。近年来,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老贾来了”特色调解品牌,创新“3+3+3”基层解纷机制,让“小法庭”撬动大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法治”底色。

  源头把控,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2023年以来,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打造“老贾来了”“金麦穗”等司法品牌,依托微信云端调解、专职律师调解、大棚调解等多种方式,开通“三农”纠纷“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涉土地、涉农资及涉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问题纠纷,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格,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推出“法庭+N”调解网格工作模式,组建以人民法庭为纽带,乡镇为主体、乡镇站所和村人民调解组织为主要力量的纠纷调解“朋友圈”,邀请德高望重人士、乡贤达人等加入调解组织,每月向乡镇委派案件先行调解,实现法院工作与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精准对接和有效联动,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路径导向和“三段递进”调解机制,将辖区纠纷划分片区,由村一级调解组织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由乡镇、站所调解,仍未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庭、特邀调解员、律师进行联调。

  2023年以来,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累计受理民商事案件818件,调撤率为87%,该法庭充分发挥“最小单元作用”,以“递进式”流程化解纠纷,促进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创新举措,提升司法为民服务能力。“把巡回法庭开到村委会,把法治课堂送到群众身边,法官以身边案例警示身边人,普法效果特别好。”村民们有感而发。每年春秋两季为土地纠纷高发期,法官踩着“田埂子”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农牧民知法守法用法。2023年以来,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开展各类宣传宣讲30场次,土地纠纷同比下降25%。

  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共性矛盾纠纷,向农业、市场监管、农民合作社等部门单位发出司法建议书,通过司法建议强化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风险意识,规范农资、农业装备使用,规避不必要的诉讼风险,切实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未来,昌吉州两级法院将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强基导向系列的重要指示精神,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底色、以护航乡村经济为特色、以便民利民防纷解纷为本色,在全疆率先争创具有地域特点的“枫桥式人民法庭”,奋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提供坚实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