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示 昌吉州2人入选
发布时间:2024.02.2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许乐、通讯员朱晓玲 报道)2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的公示》,公示名单共有958人,其中昌吉州哈萨克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古丽娜孜·加尼木汗、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塔合麦西热甫)代表性传承人卡孜木·哈得尔进入公示名单。

  哈萨克族刺绣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主要包含毡绣与布绣,图案纹样寓意独特、色彩风格艳丽和谐,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征,主要应用于各式壁挂、枕巾、服饰、被面等生活用品及装饰品上。古丽娜孜·加尼木汗是木垒县人,于2014年10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从事哈萨克族刺绣54年,常年在木垒县及周边县市组织开展妇女刺绣技能培训,惠及1万多人次。她编撰出版的《哈萨克族刺绣图案工艺》是刺绣培训的主要教材。目前她还担任木垒县43家刺绣合作社的技术指导顾问。

  麦西热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以舞蹈和娱乐活动为主,参加者自娱自乐,人数众多。卡孜木·哈得尔是木垒县博斯坦乡博斯坦村村民,于2008年3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酷爱塔合麦西热甫,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哈得尔及塔合麦西热甫老艺人阿木提,学习不同风格的塔合麦西热甫表演项目。20世纪70年代,卡孜木·哈得尔开始组织班社在木垒县参加各类演出,现已掌握了7套塔合麦西热甫的曲谱、唱词,能够独唱、领唱、弹唱、合唱《达斯坦尔》《马背之歌》《艾牙勒》等120多首曲调。

  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一般每五年开展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前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中,昌吉州共有2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传承人。他们承担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责任,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示 昌吉州2人入选
发布日期: 2024-02-22 10:51:4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许乐、通讯员朱晓玲 报道)2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的公示》,公示名单共有958人,其中昌吉州哈萨克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古丽娜孜·加尼木汗、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塔合麦西热甫)代表性传承人卡孜木·哈得尔进入公示名单。

  哈萨克族刺绣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主要包含毡绣与布绣,图案纹样寓意独特、色彩风格艳丽和谐,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征,主要应用于各式壁挂、枕巾、服饰、被面等生活用品及装饰品上。古丽娜孜·加尼木汗是木垒县人,于2014年10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从事哈萨克族刺绣54年,常年在木垒县及周边县市组织开展妇女刺绣技能培训,惠及1万多人次。她编撰出版的《哈萨克族刺绣图案工艺》是刺绣培训的主要教材。目前她还担任木垒县43家刺绣合作社的技术指导顾问。

  麦西热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以舞蹈和娱乐活动为主,参加者自娱自乐,人数众多。卡孜木·哈得尔是木垒县博斯坦乡博斯坦村村民,于2008年3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酷爱塔合麦西热甫,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哈得尔及塔合麦西热甫老艺人阿木提,学习不同风格的塔合麦西热甫表演项目。20世纪70年代,卡孜木·哈得尔开始组织班社在木垒县参加各类演出,现已掌握了7套塔合麦西热甫的曲谱、唱词,能够独唱、领唱、弹唱、合唱《达斯坦尔》《马背之歌》《艾牙勒》等120多首曲调。

  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一般每五年开展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前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中,昌吉州共有2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传承人。他们承担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责任,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