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建 重实践 建新功|昌吉州践行“四下基层”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发布时间:2024.02.2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朱丽君、刘新新报道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昌吉州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传统,把“四下基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昌吉州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着力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了高质量好效果。

  抓实理论武装,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作为领悟思想伟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下基层宣讲等方式,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活动,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宣讲,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分管领域和基层党组织讲授专题党课650场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3575场次,受教育党员8.3万人次。昌吉州党委宣传部组建“声动庭州”宣讲团和专家学者宣讲团,深入县市(园区)、乡镇、街道、学校、企业,开展宣讲43场次,并运用“云宣讲”扩大宣传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直面问题,唯实求真,把“四下基层”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昌吉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玛纳县、木垒县、奇台县等地,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四下基层”的关键导向,从“小切口”入手、从“小堵点”疏通,聚焦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层普遍关注等问题开展调研,推动解决问题。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剖析典型案例178个,举一反三,着力从“解剖一个问题”拓展到“解决一类问题”,一批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民生难题、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践行党的宗旨、矢志为民造福,是“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昌吉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等活动,围绕医疗、住房、就业、环保等领域突出问题,梳理办理各类民生实事项目1324件。

  一件件惠民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儿上。“现在游园多了,设施非常健全,我们锻炼身体、唱歌、跳舞都有场地了,心情好,人也越活越精神。”阜康市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见缝插绿、见缝造景,打造的一批街头游园项目备受市民称赞。玛纳斯县投入“微实事”项目资金,实施办结了60件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惠民“微实事”项目,让“微实事”办出了“大民生”。

  接访下访是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重要途径,昌吉州各级领导干部抓实接访下访,到一线解“事结”化“心结”。州党委常委把“信访接待下基层”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开展“书记大接访”活动,州党委领导带头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其他领导干部主动约访、带案下访、跟踪回访,有序推动解决农民工工资、征地补偿、金融诈骗等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州信访局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30个具体问题点位,采取蹲点督办、双交双办工作措施,有效化解重点领域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隐患。

  这两天,吉木萨尔县大有镇设施大棚种植户王明德看着棚里坐果喜人的人参果喜上眉梢,“种了4棚,农业技术人员时常来指导,一座棚能收三四吨,预计四座大棚纯收入能有10余万元哩。”吉木萨尔县委在践行“四下基层”过程中,针对困扰乡镇干部的大棚闲置历史遗留问题,深入调研、商谋对策,盘活修缮了全县4个山区乡镇的500余座大棚,采取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策引领、坚持示范带动、精准化服务多项措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人参果、羊肚菌、普罗旺斯西红柿等高经济价值作物,打造了一个食用菌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累计带动农户就业2000人次、人均增收2500元。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听实情、破难题、促发展。昌吉州各级党员干部把“四下基层”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深入基层一线、重点项目、企业工厂现场办公,面对面问情况、听意见、解难题,推动解决问题647个。木垒县8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风光电项目建设现场,重点解决了绿电消纳途径、装备制造业属地化发展的问题,加快推动木垒县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州税务局成立服务队深入特变电工、中泰化学等企业,精准辅导企业解决涉税难题,制定“一企一策”,确保企业及时享政策、防风险。

  昌吉州党委主题教育办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推动整改与成果转化融会贯通,建立健全管根本、利长远、重实绩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推动昌吉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学思想 强党建 重实践 建新功|昌吉州践行“四下基层”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发布日期: 2024-02-20 10:31:0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朱丽君、刘新新报道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昌吉州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传统,把“四下基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昌吉州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着力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了高质量好效果。

  抓实理论武装,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作为领悟思想伟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下基层宣讲等方式,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活动,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宣讲,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分管领域和基层党组织讲授专题党课650场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3575场次,受教育党员8.3万人次。昌吉州党委宣传部组建“声动庭州”宣讲团和专家学者宣讲团,深入县市(园区)、乡镇、街道、学校、企业,开展宣讲43场次,并运用“云宣讲”扩大宣传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直面问题,唯实求真,把“四下基层”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昌吉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玛纳县、木垒县、奇台县等地,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四下基层”的关键导向,从“小切口”入手、从“小堵点”疏通,聚焦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层普遍关注等问题开展调研,推动解决问题。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剖析典型案例178个,举一反三,着力从“解剖一个问题”拓展到“解决一类问题”,一批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民生难题、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践行党的宗旨、矢志为民造福,是“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昌吉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等活动,围绕医疗、住房、就业、环保等领域突出问题,梳理办理各类民生实事项目1324件。

  一件件惠民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儿上。“现在游园多了,设施非常健全,我们锻炼身体、唱歌、跳舞都有场地了,心情好,人也越活越精神。”阜康市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见缝插绿、见缝造景,打造的一批街头游园项目备受市民称赞。玛纳斯县投入“微实事”项目资金,实施办结了60件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惠民“微实事”项目,让“微实事”办出了“大民生”。

  接访下访是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重要途径,昌吉州各级领导干部抓实接访下访,到一线解“事结”化“心结”。州党委常委把“信访接待下基层”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开展“书记大接访”活动,州党委领导带头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其他领导干部主动约访、带案下访、跟踪回访,有序推动解决农民工工资、征地补偿、金融诈骗等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州信访局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30个具体问题点位,采取蹲点督办、双交双办工作措施,有效化解重点领域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隐患。

  这两天,吉木萨尔县大有镇设施大棚种植户王明德看着棚里坐果喜人的人参果喜上眉梢,“种了4棚,农业技术人员时常来指导,一座棚能收三四吨,预计四座大棚纯收入能有10余万元哩。”吉木萨尔县委在践行“四下基层”过程中,针对困扰乡镇干部的大棚闲置历史遗留问题,深入调研、商谋对策,盘活修缮了全县4个山区乡镇的500余座大棚,采取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策引领、坚持示范带动、精准化服务多项措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人参果、羊肚菌、普罗旺斯西红柿等高经济价值作物,打造了一个食用菌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累计带动农户就业2000人次、人均增收2500元。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听实情、破难题、促发展。昌吉州各级党员干部把“四下基层”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深入基层一线、重点项目、企业工厂现场办公,面对面问情况、听意见、解难题,推动解决问题647个。木垒县8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风光电项目建设现场,重点解决了绿电消纳途径、装备制造业属地化发展的问题,加快推动木垒县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州税务局成立服务队深入特变电工、中泰化学等企业,精准辅导企业解决涉税难题,制定“一企一策”,确保企业及时享政策、防风险。

  昌吉州党委主题教育办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推动整改与成果转化融会贯通,建立健全管根本、利长远、重实绩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推动昌吉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