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看发展 人勤产业兴|科技沃土孕育“金种子”——昌吉农高区种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发布时间:2024.01.3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 报道)天山脚下,万里沃土,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独特的生态系统,让其成为得天独厚的制种重地。

  播种、耕种、收获、归仓……一粒粒良种在昌吉农高区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焕发出勃勃生机。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一粒良种是如何诞生的?从引进到创新,从资源到品牌,从育种到推广,新时代的昌吉农高区种业,产业规划、政策引领、服务创新、制度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密集实施,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生机盎然。

  做强种业“芯片”

  2023年8月3日,站在地里,兵团第十师181团3连职工纪晓勤心情舒畅:又是一个丰收年!刚收完的春小麦亩产量达到710多公斤,还长在地里的玉米也是个头大、籽粒饱满。“我种植的春小麦新品种是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核春3号’,今年的春小麦产量是近三年最高的。”纪晓勤说。

  纪晓勤所说的金天山是昌吉农高区的本土制种企业,成立于2005年。18年来,公司一直专注于选育现代农业的“芯片”——种子。

  隆冬时节,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流水线上,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种子川流不息,预示着来年丰收的希望。科研楼内,科研人员精心呵护着每一株研究作物,记录着每一粒种子的生长数据,为新品种的选育积累经验,等待着下一年的丰收。

  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繁育的“新冬22号”“新冬18号”“新春26号”“银春10号”“核春121小麦”良种,年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覆盖伊犁州、博州、昌吉州、石河子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等地,是自治区生产小麦良种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每一粒种子都决定着农民的收成。良田为基,良种播下,良法跟上。多年来,昌吉农高区一直将现代种业视为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保障。围绕昌吉州“西部种业之都”建设目标,以创新为引领、龙头企业为抓手、基地建设为基础,建设“立足新疆、面向全国”的制种中心、研发中心、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昌吉农高区共培育了19家种业龙头企业,现代种业产值达到了5.54亿元。

  科技创新贯穿全产业链

  2023年,昌吉农高区的10万亩棉花再次迎来了高水平的丰收年。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也是昌吉农高区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去年,付卫东种植了棉花新品种“中棉113”,这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2023年,他与棉花加工企业签订了种植合同,采用“一厂一品”模式进行棉花种植加工,达到品质要求的棉花,企业会加价收购,每亩地能多收入150元。

  “好的品种离不开好的栽培技术。”昌吉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局局长王欣介绍,为了让先进适用技术更快地直达生产一线,2023年,农业科技创新局成立了技术服务组,深入辖区棉花主产地,提供一对一的棉花田管技术服务。为确保棉花田管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农业科技创新局先后组织召开多场技术推进现场会,以确保棉花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

  一粒种子让农民赢在“起跑线”。多年来,昌吉农高区把科技创新贯穿全产业链,形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西部分中心等为科技支撑,以规模化企业、农场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终端的融合发展机制,引进培育登海、大北农、丰乐(乐万家)、金天山、中粮屯河、农人等制种企业12家,在全疆辐射制种面积17万余亩,小麦、玉米、西甜瓜、棉花、加工番茄、蔬菜等种子年生产量8.3万吨,可供830万亩耕地种植。

  昌吉农高区建成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加工番茄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玉米、小麦、加工番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种子健康检验检测中心等种业研发平台。目前,国家瓜类中心登记备案西甜瓜品种125个、植物保护新品种12个,推出了西州蜜25号、双冠2号等畅销品种,西甜瓜良种示范覆盖全疆80多个县市、国内30个省区市以及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15个国家和地区。

  小种子迎接大未来

  2023年8月6日,2023中国新疆(昌吉)种子展示交易会暨种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种交会)在昌吉农高区开幕,吸引国内500余家企业参展。

  自2007年起,昌吉州已成功举办9届种交会,累计参展企业近5000家,签约金额超过120亿元,种交会已经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种业盛会。

  近年来,昌吉农高区通过政策、资金等扶持引导,积极鼓励育种技术创新,加快建设种子产业发展高地。以登海、丰乐、大北农为主的玉米制种企业,研制出了登海8883等优势品种,带动昌吉州玉米制种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屯河1911、306、6619系列在全国加工番茄种子市场占有率达到50%,打破了机采加工番茄品种和高端加工番茄品种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同时,昌吉农高区积极推进集种质研制、检验检测、企业培育和资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西部种业科技孵化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引进企业30家。

  昌吉农高区全力打造国家畜禽种源知名品牌示范区,目前已引进培育种畜禽经营企业7家,打造了天康猪、泰昆鸡和猪、上品美羊、康普森种羊等优质畜禽商业化育种体系和知名种源品牌,年提供优质仔猪25.29万头(占全州50%),鸡苗供应1880.54万羽(占全州74%)。上品美羊在全疆推广“两年三胎六羔”健康高效种公羊繁育模式,建成全疆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实训基地;康普森肉种羊繁育基地引进繁育推广湖羊、萨福克羊、杜泊羊等十余个肉羊品种,采用基因检测、细胞制备、分子诊断、医学检验等先进技术手段,为新疆肉羊产业提供优质的种源支撑,助力昌吉农高区成为全疆优质肉羊肉牛良种繁育基地。

  王欣介绍,昌吉农高区将围绕干旱荒漠地区绿洲农业发展需求,在棉花、玉米、小麦、西甜瓜等优势农作物和畜禽领域,全面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良种创制繁育,打造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示范基地。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冬日看发展 人勤产业兴|科技沃土孕育“金种子”——昌吉农高区种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发布日期: 2024-01-30 11:18:5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 报道)天山脚下,万里沃土,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独特的生态系统,让其成为得天独厚的制种重地。

  播种、耕种、收获、归仓……一粒粒良种在昌吉农高区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焕发出勃勃生机。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一粒良种是如何诞生的?从引进到创新,从资源到品牌,从育种到推广,新时代的昌吉农高区种业,产业规划、政策引领、服务创新、制度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密集实施,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生机盎然。

  做强种业“芯片”

  2023年8月3日,站在地里,兵团第十师181团3连职工纪晓勤心情舒畅:又是一个丰收年!刚收完的春小麦亩产量达到710多公斤,还长在地里的玉米也是个头大、籽粒饱满。“我种植的春小麦新品种是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核春3号’,今年的春小麦产量是近三年最高的。”纪晓勤说。

  纪晓勤所说的金天山是昌吉农高区的本土制种企业,成立于2005年。18年来,公司一直专注于选育现代农业的“芯片”——种子。

  隆冬时节,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流水线上,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种子川流不息,预示着来年丰收的希望。科研楼内,科研人员精心呵护着每一株研究作物,记录着每一粒种子的生长数据,为新品种的选育积累经验,等待着下一年的丰收。

  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繁育的“新冬22号”“新冬18号”“新春26号”“银春10号”“核春121小麦”良种,年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覆盖伊犁州、博州、昌吉州、石河子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等地,是自治区生产小麦良种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每一粒种子都决定着农民的收成。良田为基,良种播下,良法跟上。多年来,昌吉农高区一直将现代种业视为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保障。围绕昌吉州“西部种业之都”建设目标,以创新为引领、龙头企业为抓手、基地建设为基础,建设“立足新疆、面向全国”的制种中心、研发中心、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昌吉农高区共培育了19家种业龙头企业,现代种业产值达到了5.54亿元。

  科技创新贯穿全产业链

  2023年,昌吉农高区的10万亩棉花再次迎来了高水平的丰收年。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也是昌吉农高区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去年,付卫东种植了棉花新品种“中棉113”,这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2023年,他与棉花加工企业签订了种植合同,采用“一厂一品”模式进行棉花种植加工,达到品质要求的棉花,企业会加价收购,每亩地能多收入150元。

  “好的品种离不开好的栽培技术。”昌吉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局局长王欣介绍,为了让先进适用技术更快地直达生产一线,2023年,农业科技创新局成立了技术服务组,深入辖区棉花主产地,提供一对一的棉花田管技术服务。为确保棉花田管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农业科技创新局先后组织召开多场技术推进现场会,以确保棉花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

  一粒种子让农民赢在“起跑线”。多年来,昌吉农高区把科技创新贯穿全产业链,形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西部分中心等为科技支撑,以规模化企业、农场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终端的融合发展机制,引进培育登海、大北农、丰乐(乐万家)、金天山、中粮屯河、农人等制种企业12家,在全疆辐射制种面积17万余亩,小麦、玉米、西甜瓜、棉花、加工番茄、蔬菜等种子年生产量8.3万吨,可供830万亩耕地种植。

  昌吉农高区建成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加工番茄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玉米、小麦、加工番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种子健康检验检测中心等种业研发平台。目前,国家瓜类中心登记备案西甜瓜品种125个、植物保护新品种12个,推出了西州蜜25号、双冠2号等畅销品种,西甜瓜良种示范覆盖全疆80多个县市、国内30个省区市以及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15个国家和地区。

  小种子迎接大未来

  2023年8月6日,2023中国新疆(昌吉)种子展示交易会暨种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种交会)在昌吉农高区开幕,吸引国内500余家企业参展。

  自2007年起,昌吉州已成功举办9届种交会,累计参展企业近5000家,签约金额超过120亿元,种交会已经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种业盛会。

  近年来,昌吉农高区通过政策、资金等扶持引导,积极鼓励育种技术创新,加快建设种子产业发展高地。以登海、丰乐、大北农为主的玉米制种企业,研制出了登海8883等优势品种,带动昌吉州玉米制种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屯河1911、306、6619系列在全国加工番茄种子市场占有率达到50%,打破了机采加工番茄品种和高端加工番茄品种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同时,昌吉农高区积极推进集种质研制、检验检测、企业培育和资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西部种业科技孵化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引进企业30家。

  昌吉农高区全力打造国家畜禽种源知名品牌示范区,目前已引进培育种畜禽经营企业7家,打造了天康猪、泰昆鸡和猪、上品美羊、康普森种羊等优质畜禽商业化育种体系和知名种源品牌,年提供优质仔猪25.29万头(占全州50%),鸡苗供应1880.54万羽(占全州74%)。上品美羊在全疆推广“两年三胎六羔”健康高效种公羊繁育模式,建成全疆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实训基地;康普森肉种羊繁育基地引进繁育推广湖羊、萨福克羊、杜泊羊等十余个肉羊品种,采用基因检测、细胞制备、分子诊断、医学检验等先进技术手段,为新疆肉羊产业提供优质的种源支撑,助力昌吉农高区成为全疆优质肉羊肉牛良种繁育基地。

  王欣介绍,昌吉农高区将围绕干旱荒漠地区绿洲农业发展需求,在棉花、玉米、小麦、西甜瓜等优势农作物和畜禽领域,全面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良种创制繁育,打造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