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开第一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3.12.25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2021年7月6日至7月30日,自治区、兵团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昌吉州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大气专项督察。2022年1月14日,督察组正式反馈了督察报告。昌吉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动认领、照单全收,认真研究部署,细化整改措施,狠抓责任落实,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问题整改。截至2023年11月底,45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整改;督察期间交办的92件群众信访问题全部办结;移交的1个追责问题线索,按程序追究了3名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实责任抓整改

  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对突出环境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督察反馈以来,先后30余次召开州党委常委会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州环委会和督察整改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调研重点任务,深入一线督促指导,解决督察整改难点问题。各县(市)、园区及州直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规定,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党政齐抓、部门协同、各级联动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督察报告反馈后,我州认真研究分析,共梳理出6个方面19条具体问题,形成了45项整改任务,经州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印发《昌吉回族自治州贯彻落实自治区、兵团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措施、时限、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各县(市)、园区及州直各有关部门主动认领问题,分别制定整改方案,明晰整改目标和措施,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州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二、突出重点整治,科学统筹抓整改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把“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科学运用“一市一策”等研究成果,积极应对污染天气,统筹燃煤源、工业源、扬尘源、机动车源协同治理,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对全州重点涉气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治理,深化城市和道路扬尘整治,全州3000平方米以上工地全部安装降尘智能系统,积极推动公铁联运,建设铁路专线5条,加快机动车淘汰更新,全面落实国六排放标准。积极应对污染天气,持续推动辖区空气质量改善。

  二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积极创建全州各类节水载体,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州1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顺利通过环境状况评估,全州饮用水水质安全防线不断巩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四乱”排查整治,在全疆率先启动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强化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稳步提升。

  三是统筹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推广加厚高强度农膜,提高农田残膜回收率。不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依法向社会公开。

  三、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施治抓整改

  一是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审查新上项目能耗双控指标。发布“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方案,划定119个管控单元,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对建设项目环评和项目用地布局开展符合性审查,提出避让和另行选址意见,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二是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印发《昌吉州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推进生态修复与治理,编制矿区历史遗留采坑地质环境治理规划,累计恢复治理面积2062.75公顷。编制湿地保护规划,上报《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三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出台《昌吉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各主体的权责,更加注重调动与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制定《昌吉州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市场建设,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

  下一步,自治州党委、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系统整改,以深入治理“乌-昌-石”重点区域大气污染为重点,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开第一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
发布日期: 2023-12-25 13:09:25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2021年7月6日至7月30日,自治区、兵团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昌吉州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大气专项督察。2022年1月14日,督察组正式反馈了督察报告。昌吉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动认领、照单全收,认真研究部署,细化整改措施,狠抓责任落实,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问题整改。截至2023年11月底,45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整改;督察期间交办的92件群众信访问题全部办结;移交的1个追责问题线索,按程序追究了3名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实责任抓整改

  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对突出环境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督察反馈以来,先后30余次召开州党委常委会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州环委会和督察整改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调研重点任务,深入一线督促指导,解决督察整改难点问题。各县(市)、园区及州直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规定,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党政齐抓、部门协同、各级联动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督察报告反馈后,我州认真研究分析,共梳理出6个方面19条具体问题,形成了45项整改任务,经州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印发《昌吉回族自治州贯彻落实自治区、兵团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措施、时限、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各县(市)、园区及州直各有关部门主动认领问题,分别制定整改方案,明晰整改目标和措施,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州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二、突出重点整治,科学统筹抓整改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把“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科学运用“一市一策”等研究成果,积极应对污染天气,统筹燃煤源、工业源、扬尘源、机动车源协同治理,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对全州重点涉气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治理,深化城市和道路扬尘整治,全州3000平方米以上工地全部安装降尘智能系统,积极推动公铁联运,建设铁路专线5条,加快机动车淘汰更新,全面落实国六排放标准。积极应对污染天气,持续推动辖区空气质量改善。

  二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积极创建全州各类节水载体,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州1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顺利通过环境状况评估,全州饮用水水质安全防线不断巩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四乱”排查整治,在全疆率先启动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强化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稳步提升。

  三是统筹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推广加厚高强度农膜,提高农田残膜回收率。不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依法向社会公开。

  三、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施治抓整改

  一是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审查新上项目能耗双控指标。发布“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方案,划定119个管控单元,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对建设项目环评和项目用地布局开展符合性审查,提出避让和另行选址意见,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二是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印发《昌吉州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推进生态修复与治理,编制矿区历史遗留采坑地质环境治理规划,累计恢复治理面积2062.75公顷。编制湿地保护规划,上报《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三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出台《昌吉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各主体的权责,更加注重调动与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制定《昌吉州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市场建设,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

  下一步,自治州党委、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系统整改,以深入治理“乌-昌-石”重点区域大气污染为重点,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