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只野生黄羊常年出没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十一月二十九日,护林员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万亩原始梭梭林拍摄的黄羊画面。 叶飞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成石麟、叶飞报道)日前,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3个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站依据黄羊活动轨迹蹄印、粪便等情况作出分析:目前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的156.8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里,有500多只野生黄羊常年在此繁衍生息、种群稳定、状态良好。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的万亩原始梭梭林里,看到了野生黄羊奔跑、觅食、散步的场景。 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牧民努尔波拉提·马合买提告诉笔者,这些年来,昌吉市在北部荒漠生态区持续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常可看到成群的野生黄羊在这里出没。 

  黄羊,学名为“蒙原羚”,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多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大规模迁移。 

  昌吉市持续加大北部荒漠生态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利用5年的时间,先后投入3.62亿元,对北部荒漠生态区173家农场的20.5万亩农用地进行了收回,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退耕封育等项目,人工种植梭梭面积达到14.1万亩,在北部荒漠建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为昌吉市乃至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如今,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时常有黄羊、野兔、野山鸡、狐狸、狼、猎隼、草原雕、斑鸠等野生动物出没,野生黄羊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常年保持在500只左右。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榆树沟中心管护站护林员阿合桌力·霍森说:“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黄羊种群常年保持在50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昌吉市156.8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内。今年我们发现的规模最大野生黄羊群,目测数量在50只到60只,主要以母羊和幼崽居多,还有少量的公羊。其中成年野生黄羊体长在1.2米到1.5米之间,奔跑时速最高可达90公里,跳跃高度约2.5米,证明这些野生黄羊种群稳定,状态良好。”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500多只野生黄羊常年出没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
发布日期: 2023-12-06 11:15:4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十一月二十九日,护林员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万亩原始梭梭林拍摄的黄羊画面。 叶飞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成石麟、叶飞报道)日前,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3个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站依据黄羊活动轨迹蹄印、粪便等情况作出分析:目前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的156.8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里,有500多只野生黄羊常年在此繁衍生息、种群稳定、状态良好。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的万亩原始梭梭林里,看到了野生黄羊奔跑、觅食、散步的场景。 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牧民努尔波拉提·马合买提告诉笔者,这些年来,昌吉市在北部荒漠生态区持续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常可看到成群的野生黄羊在这里出没。 

  黄羊,学名为“蒙原羚”,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多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大规模迁移。 

  昌吉市持续加大北部荒漠生态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利用5年的时间,先后投入3.62亿元,对北部荒漠生态区173家农场的20.5万亩农用地进行了收回,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退耕封育等项目,人工种植梭梭面积达到14.1万亩,在北部荒漠建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为昌吉市乃至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如今,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时常有黄羊、野兔、野山鸡、狐狸、狼、猎隼、草原雕、斑鸠等野生动物出没,野生黄羊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常年保持在500只左右。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榆树沟中心管护站护林员阿合桌力·霍森说:“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黄羊种群常年保持在50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昌吉市156.8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内。今年我们发现的规模最大野生黄羊群,目测数量在50只到60只,主要以母羊和幼崽居多,还有少量的公羊。其中成年野生黄羊体长在1.2米到1.5米之间,奔跑时速最高可达90公里,跳跃高度约2.5米,证明这些野生黄羊种群稳定,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