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田晶)“今年‘双11’过得好快。”“有需要就买,但我会保持清醒,商家各种折扣就像做奥数题,真算不过来。”据记者采访和观察,相比往年,今年“双11”期间,我州消费者购物虽热情却不乏理性,一些人认为,“双11”对他们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全年都有折扣促销,消费者已脱敏
“现在电商平台天天搞活动,什么周年节、宠物节、零食节、年货节。”今年21岁的昌吉学院大四学生林畅告诉记者,她可以说天天都在过购物节,因为平时有足够多的购物机会,她对“双11”没什么兴趣。
记者也对天猫平台上2023年的折扣安排做了统计,发现全年近三分之二的日子都被纳入了各式各样的购物节。除了最典型的“双11”“618”外,各式季节换购、节日特销几乎涵盖了每一天。并且,除了全场促销外,在特定时段,还有不少针对特定垂直品类的折扣优惠。如针对食品、运动、数码家电、家装、美妆、服饰等单品类的促销,优惠活动包括第二件半价、官方立减、每满300减30等。
“没必要非在‘双11’凑热闹,很多平台几乎每天都有促销。”29岁的李女士刚当上妈妈,她经常会在网上购买婴儿用品。她认为,像尿不湿、保湿露等婴儿用品在不同平台、不同时段都会进行促销活动,赶不赶得上“双11”购物都可以。
如今,“双11”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稍减,因为几乎每个电商平台每天都有一些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物。早期的“双11”之所以吸引眼球,多半是因为它的稀缺性,而当折扣促销日常化后,消费者的新鲜感就显得没那么强烈了。
购物方式多样,传统电商渐受冲击
“这件毛衣就是我在直播间买的,我看模特的年龄和身材跟我差不多,我还能和主播互动。现在天天看直播,几乎每个都有折扣,该买的都买了,和‘双11’没什么区别。”今年55岁的昌吉市民张女士刚退休,是个网购爱好者,她平常刷手机看到直播间卖的东西不仅便宜,而且她通过观看直播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产品。
根据电商大数据库相关数据显示,直播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直播卖货的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主播利用直播实时向观众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观众在直播过程中进行购买。这种模式增加了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互动和信任,使购物变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除了直播卖货外,社团电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双11”的吸引力。“昨天订购的牛肉非常新鲜,品质不错。”“今天上架了很多秒杀款水果,早下单早送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社团电商这种新模式,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将消费者聚集起来,以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购物首选方式。
昌吉市民马女士经常在社团群购买生活用品,她向记者介绍:“在群里大家会分享自己买到的产品质量好不好,订购的蔬菜水果新不新鲜,吃穿用度都有,看到大家反馈不错,我就会放心购买。而且价格相较优惠,很多订单当天就能配送,每天都有秒杀活动,很多东西的价格比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双11’时的售价更优惠。”
以往像淘宝、京东这样的传统电商平台,是通过搜索、推荐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然而,随着直播电商、社团电商等购物方式的兴起,消费者有了更多元化的购物方式,这对传统电商平台的热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
满减凑单麻烦,优惠“层层套路”
“满减凑单太麻烦!”“套路太多懒得算。”“还要分批付定金尾款,不够折腾的。”“双11”的原始吸引力在于它能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优惠,然而,今年的情况似乎有所变化。
11月13日,在昌吉市健康东路的一家菜鸟驿站,市民樊先生前来取快递,记者问他今年“双11”都买了什么,他告诉记者:“往年和妻子都会购买上千元的东西,今年只给孩子买了一套睡衣。”
“前段时间我买了一副耳机,‘双11’看看还是那个价格,只是多送了一副抗菌耳套。”提及今年“双11”为何如此理性,樊先生告诉记者,“我还记得最初‘双11’就是半价优惠,既简单又省钱,现在‘层层套路’,也不怎么优惠。”
家住昌吉市亚中都市名居二期的刘女士打算趁着“双11”满减活动囤点日用品,可她付完尾款后发现,平时购买只需128元的洗发水这次却要162元,比平时还贵了34元。“先涨后降,取消赠品,不允许使用优惠券等,即使降了点儿价,但是优惠力度也不大,真的让我很难有下单的冲动。”刘女士说。
近几年的“双11”活动时间越来越长,经常需要熬夜付款,并且各种满减、优惠券、预售加定金,让人感到算清优惠折扣就像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有的商家还会在活动来临前先涨价再降价,最后一算,和平时价格差别不大,这些都会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欲消退。
记者感言
今年的“双11”我州消费者不再那么疯狂,并不意味着消费市场已经饱和或者消费者失去了购物热情。相反,它反映了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新变化。
这恰恰提醒着消费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消费行为,不应该被价格优惠所迷惑,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商品。
同时,电商平台及商家需要审视当前的促销手段和经营方式,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和服务,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商家需要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
展望未来,期待理性消费之风越吹越劲,希望电商平台能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推动消费市场向健康稳定方向发展。(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