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十月庭州,秋意渐浓。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条条河流水清岸绿,一幢幢农房错落有致……放眼庭州大地,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说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离不开昌吉州当前强力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今年以来,我州高质量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从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入手,下大力气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全州440个行政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手笔擘画新风貌
扎实开展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工作,乡村建设领域投入资金21.7亿元;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州累计投工投劳22.5万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6.8万余吨;完成新改建农村户厕8255座,36个村垃圾分类试点开工建设……这组数字,展示了今年前9个月我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
“干净、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也是群众期盼所在。”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州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王相说。
今年以来,我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凝聚各方力量,整合项目资金,向厕所、垃圾、污水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宣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为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昌吉州制定印发《昌吉州2023年乡村建设任务清单》,以清单化、事项化进一步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和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合力攻坚。
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昌吉州出台制定了《昌吉州“一乡一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村庄自然禀赋、人文内涵、产业特色,突出特色化、地域化,提升乡村建设层次和水平,着力打造留得住乡愁、聚得起人气、望得见未来的美丽乡村。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各县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广泛宣传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人人出力,迅速开展行动,明确责任分工,形成由上而下,从点到面全覆盖的工作体系。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召开研讨会,昌吉州26个部门单位围绕推进乡村建设重点任务进行研究讨论,确定了年度重点任务。州、县两级召开乡村建设推进会、观摩会33场次,大力实施全域洁净、秩序提升、基础夯实、治理升级行动,已基本形成乡村建设‘一盘棋’的格局。”王相表示。
大整治扮靓乡村美
清除垃圾,改造危房,栽树种花……乡韵悠悠,村风融融,秋日暖阳下,走进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村庄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增强了。而这种改变,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持续推进。
从前,一遇到雨雪天气,幸福村三片区村民王志军和家人就提心吊胆,老房子墙体风化变形,木质材料腐朽,夏天漏雨、冬天透风。2019年,王志军获得了5万余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翻修了房子,再也不用担心了。
今年,幸福村三片区的53户、230间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忧居”变“安居”。
一间间危房被拆除,一堵堵垮塌墙被重修,一栋栋新房被建成……如今的幸福村完全变了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场需要人人参与的“人海大战”,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持久战”。
幸福村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和建立“红黑榜”制度、制定村规民约,以及成立物业公司,实现村庄由一时清洁向保持长效清洁转变。
“你看,我家的厕所和城里楼房的卫生间不相上下,干净又方便。”幸福村三片区村民卢芳领着记者参观她家的卫生间,马桶、洗脸池、沐浴器一应俱全,墙面和地面都铺了瓷砖,干净整洁。
如今在幸福村,曾经卫生堪忧的农村厕所正在经历一场“蝶变”。近年来,幸福村将“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建成三格式卫生户厕802座、室内水冲式户厕100座。
“厕所革命”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环节。今年,昌吉州围绕“每户一个卫生厕所”目标,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和新改建户厕质量大比武活动,并对12.57万名农户开展了农村户厕问题再排查工作,做到改厕基础数据真实准确、户厕问题清仓见底、厕所质量更加过硬,不断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提质增效。
大发展带动农民富
看山,苍翠葱茏;望水,碧波轻荡;进村,赏心悦目;入院,别致静雅……金秋时节,游走在阜康市,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优美宜居,美丽的村庄如明珠般洒落在天山之麓,以崭新之姿展现出乡村之美。
阜康市城关镇山坡中心村距离天山天池景区售票处约1公里,近年来,山坡中心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从内心深处持续激发勤劳致富的动力。
“好风景带来了好光景。”魏东说。作为农家乐经营者,山坡中心村村民魏东尝到了好生态带来的甜头。
“村里的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魏东说。他以前在外打工,2019年回到村里开办农家乐,今年旅游季,每天迎来游客近千人,纯收入60万元。他告诉记者,村子环境变美了,群众生活富裕了,农村更有吸引力了。
“2005年以来,我们对村容村貌、环境道路等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提升乡土文化内涵,推进乡村建设。”山坡中心村党总支书记付海涛自信地说,如今,全村59户村民参与到开办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活动中,年收入10万元至200万元,在好风景里寻找到了好日子。
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声势浩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我州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正成为农村工作的新亮点、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环境美化与产业发展良性互促的“村美民富”局面正在形成。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民心工程,我们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王相表示,接下来要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让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绘就山乡巨变新画卷。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乡韵浓起来,一个个美丽村庄正在庭州大地上展现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