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在九圣禾种业阿拉木图的农作物展示示范基地,专家向新疆日报采访小分队介绍“九圣禾2468”的生长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琦铭 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程晾、冯燕、马珺报道)作为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圣禾种业公司)的首席产品官、中亚农作物种质改良推广科技创新院院长的王长海,可以说是“空中飞人”,他不但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经常飞行,而且近几年飞往中亚国家也成为他工作的常态。这两天,刚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忙完收获季工作回来的他,又马不停蹄地准备飞往公司在海南设立的实验基地,那里被称为种子的“南繁硅谷”,他要着手新的培育季的相关工作。
这次的中亚之行让王长海收获满满,他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又有20个品种的种子在阿拉木图市进行展示示范,为进一步推广做足准备。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也是公司与中亚国家持续推进种质资源合作的十年。沿着种业科研和市场开发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公司与10多家国际科研机构建立合作,让昌吉种子在异国他乡扎下了根。”
2015年,九圣禾种业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种植业与农作物生产研究所合作,成立“九圣禾—哈作所科技合作中心”,联合开展资源交换、新品种选育和鉴定、技术交流、人才培训、项目合作等工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昌吉种子”在中亚的土壤生根发芽。
王长海说:“中亚的生态环境、人文习惯等和我们比较相近,新疆的农作物种子到那里适应性比较好,给我们的种子‘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基础。为拓展中亚市场,我们采取两地科研合作先行,共同合作研发、共同试验的方式,选出产量高、适应当地环境好的品种,然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销售,实现种子的最大化价值。”目前,通过与国际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九圣禾种业公司牵头打造了“科创中国”中亚农作物种质改良推广科技创新院,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在阿拉木图、塔什干、比什凯克建立的3个试验站已经开始常态化运作。
让王长海骄傲的是,在阿拉木图,通过逐步扩大播种面积,公司从20多个品种里挑选出两个品种参加哈萨克斯坦国家的趋势审定工作,2020年这两个品种通过了哈萨克斯坦国家的品种审定。这两年,公司除了在哈萨克斯坦,还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进行了品种审定工作,目前,在吉尔吉斯
斯坦审定了3个棉花、3个玉米种子品种。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在乌兹别克斯坦还将选出两个棉花品种参加审定。审定,就意味着“昌吉种子”可以在当地进行销售。
近两年,九圣禾种业公司有24个来自昌吉的农作物品种在异国他乡的试验田里扎根,通过两地种植效益对比,“昌吉种子”在中亚身价倍增,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推进,九圣禾种业公司有了更多的计划和梦想。王长海说:“公司做了五年规划,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建立一个种子加工厂,实现种子收获后的全程机械化加工,在当地生产销售,预计在第五年实现销售额一亿元。”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