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劲头 有盼头 有奔头——吉木萨尔县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3.11.0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10月20日,新疆鑫邦建材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内打包砖块,等待装车拉运。  叶永芳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李俊欢

  小浆果园,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千亩花海,红花映红村民致富路;画家村里,旅人陶醉山水和美食……眼下,吉木萨尔县处处散发“新”活力。

  这活力,源于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拓宽增收渠道、村企合作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多点开花、壮大提质的良好态势。

  2022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子达16个,30万元以上的达12个,50万元以上的达11个,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氛围日益浓厚。

  党建引领 盘活现有资源

  “以前要自己到处找零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问题。”阿甫·阿吾提是老台乡老台村村民,最近他在净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引荐下,在乡上从事环境清理、绿化维护等工作。

  今年,老台乡老台村坚持发挥“地域相邻、资源相融、发展互促”优势,探索村企融合发展的“党组织+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合作模式,依托多家在营企业,注册成立净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园林绿化、垃圾清运、积雪清理等统一服务管理。预计年收入达45万余元。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级经济增收新路子,二工镇积极推广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模式,引导村党组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模式,让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该镇打造服务主体集中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开展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生产、配套开展农产品加工、统筹构建农产品销售平台的“生产+服务+加工+销售”主导产业链,年均收益360万元。

  农旅融合 拓宽增收渠道

  新地乡小分子画家村是游客前往花儿沟景区的必经之路,曾经的“山区村”,乘上旅游的东风,一路高歌。

  新地乡充分挖掘剪纸等传统文化艺术的新时代内涵,以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党建+研学游”文化基地,将景区串联成线,开发设计环村游路线,统一经营全乡范围内的民宿、农家乐、艺术馆等,按照盈利的5%收取服务费,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拓宽了群众的致富增收渠道。

  在泉子街镇太平村“石榴籽”服务集市,小浆果、蝶翅画、手工包等特色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前来赶集的群众络绎不绝。

  近年来,泉子街镇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打造“七彩山南都市自驾游小环线”,依托伴山公路将景区连点成线,发展路边经济,吸引游客驻足消费。同时,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蓝莓、草莓、大蒜等特色农业,打造系列旅游农特产品,面向游客销售,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眼下,全县9个乡镇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田园风光、民俗文化、自然景观资源等旅游资源,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不断盘活村级资产和资源,挖掘乡村旅游禀赋,开发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采摘园、农耕体验、休闲农庄等农旅融合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益”的良好态势。

  村企合作 增强“造血”功能

  7月21日,吉木萨尔镇红畦村经济合作社与新疆言汐阁餐饮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协议将位于村里的商铺租用于开设肯德基连锁餐厅,肯德基的引进为红畦村商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红畦村党总支书记穆萍说,此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15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益,今后,全村将加大连锁消费品牌的引进力度,逐步优化提升商业业态品质,推动农旅融合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争取更多城市资源优先向农村集体组织配置,采取与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进行股份制合作投资,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10月20日,走进位于庆阳湖乡二工梁村的新疆鑫邦建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声轰鸣不断,一台台现代化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工人熟练地操作生产设备;车间门口,装载产品的车辆排成长队等候,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今年,庆阳湖乡申请中央衔接资金投资332万元新建透水砖厂,充分发挥本乡环境、人力、资源等优势,积极招商引资,聘请新疆鑫邦建材公司工作人员入驻管理,并与周边县市住建企业合作形成供应关系,全年可实现村集体收益30万元。

  眼下,在吉木萨尔县,一批批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村持续涌现,村集体的“钱包”鼓了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有劲头 有盼头 有奔头——吉木萨尔县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 2023-11-02 12:34:2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10月20日,新疆鑫邦建材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内打包砖块,等待装车拉运。  叶永芳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李俊欢

  小浆果园,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千亩花海,红花映红村民致富路;画家村里,旅人陶醉山水和美食……眼下,吉木萨尔县处处散发“新”活力。

  这活力,源于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拓宽增收渠道、村企合作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多点开花、壮大提质的良好态势。

  2022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子达16个,30万元以上的达12个,50万元以上的达11个,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氛围日益浓厚。

  党建引领 盘活现有资源

  “以前要自己到处找零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问题。”阿甫·阿吾提是老台乡老台村村民,最近他在净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引荐下,在乡上从事环境清理、绿化维护等工作。

  今年,老台乡老台村坚持发挥“地域相邻、资源相融、发展互促”优势,探索村企融合发展的“党组织+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合作模式,依托多家在营企业,注册成立净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园林绿化、垃圾清运、积雪清理等统一服务管理。预计年收入达45万余元。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级经济增收新路子,二工镇积极推广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模式,引导村党组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模式,让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该镇打造服务主体集中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开展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生产、配套开展农产品加工、统筹构建农产品销售平台的“生产+服务+加工+销售”主导产业链,年均收益360万元。

  农旅融合 拓宽增收渠道

  新地乡小分子画家村是游客前往花儿沟景区的必经之路,曾经的“山区村”,乘上旅游的东风,一路高歌。

  新地乡充分挖掘剪纸等传统文化艺术的新时代内涵,以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党建+研学游”文化基地,将景区串联成线,开发设计环村游路线,统一经营全乡范围内的民宿、农家乐、艺术馆等,按照盈利的5%收取服务费,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拓宽了群众的致富增收渠道。

  在泉子街镇太平村“石榴籽”服务集市,小浆果、蝶翅画、手工包等特色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前来赶集的群众络绎不绝。

  近年来,泉子街镇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打造“七彩山南都市自驾游小环线”,依托伴山公路将景区连点成线,发展路边经济,吸引游客驻足消费。同时,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蓝莓、草莓、大蒜等特色农业,打造系列旅游农特产品,面向游客销售,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眼下,全县9个乡镇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田园风光、民俗文化、自然景观资源等旅游资源,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不断盘活村级资产和资源,挖掘乡村旅游禀赋,开发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采摘园、农耕体验、休闲农庄等农旅融合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益”的良好态势。

  村企合作 增强“造血”功能

  7月21日,吉木萨尔镇红畦村经济合作社与新疆言汐阁餐饮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协议将位于村里的商铺租用于开设肯德基连锁餐厅,肯德基的引进为红畦村商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红畦村党总支书记穆萍说,此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15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益,今后,全村将加大连锁消费品牌的引进力度,逐步优化提升商业业态品质,推动农旅融合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争取更多城市资源优先向农村集体组织配置,采取与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进行股份制合作投资,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10月20日,走进位于庆阳湖乡二工梁村的新疆鑫邦建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声轰鸣不断,一台台现代化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工人熟练地操作生产设备;车间门口,装载产品的车辆排成长队等候,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今年,庆阳湖乡申请中央衔接资金投资332万元新建透水砖厂,充分发挥本乡环境、人力、资源等优势,积极招商引资,聘请新疆鑫邦建材公司工作人员入驻管理,并与周边县市住建企业合作形成供应关系,全年可实现村集体收益30万元。

  眼下,在吉木萨尔县,一批批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村持续涌现,村集体的“钱包”鼓了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