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让每粒粮都发挥最大效益——昌吉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3.10.24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金秋时节,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兰州湾新村的玉米陆续成熟,大地铺金,呈现出丰收的美丽画卷。玉米地里,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茎秆被“吞”入收割机“腹”中,随即被粉碎撒入田间……

  “今年的玉米长势很好,籽粒特别饱满。”兰州湾新村村民李世刚站在地头告诉记者,“大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功能齐全、操作简便,一次能完成切割、摘穗、秸秆处理等多项作业,真是太方便了。”

  以珍惜之心面对一粥一饭,以科技力量守护一米一粟。每年收获季,机收减损都会成为沃野上“抢粮夺丰收”的重要一环,被各地当成宝贵经验推广。

  今年秋收期间,全州投入谷物联合收割机1287台、大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813台,有效保障了农民机械化收获需求,粮食作物机收率达到100%。

  夏收关键时期,昌吉州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要求,在玉米、小麦单季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的奇台县和木垒县,开展了玉米、小麦机收损失监测调查。

  奇台县、木垒县农业农村局成立监测调查工作队,技术人员带着尺子、小刷子、收纳袋、剪刀、电子秤等工具,认真仔细取样,详细记录各类数据,准确作出机收减损调查报告。

  “2023年,全县小麦平均损失率为0.62%,符合三大主粮作物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对小麦机收损失率≤2%的要求。”木垒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站长刘倩对监测调查数据作出评估,发现近几年新购置的大中型收割机的损失率都在0.5%以内,能够高质量完成小麦收割任务。

  近年来,州农业农村局持续做好小麦机收服务保障工作,举办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积极引导种植户和农机手增强机收减损意识,提高农机手机收减损技能,全力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哗……”一车金灿灿的玉米,在装卸工人按下按钮的一瞬间倾泻而下,再进入分级筛选器,被剔除部分不完善粒和杂质。接着,清选后的玉米“乘坐”高架提升传输粮食自动控制线,经烘干塔烘干后,进入储粮库房存储待售。

  这是昌粮集团昌吉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心仓库收粮储粮的日常工作场景。在这里,农民送来的玉米可以得到及时清理、烘干、销售,大幅减少损失和降低坏粮的风险。

  2017年,自治区“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实施。作为全区108个储备库点之一,昌粮集团15个粮站积极推动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成果应用,正式迈入智能化管理轨道,为确保粮食存储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信息化粮库的标杆。

  从加快农机具更新、减少机收损失到提供烘干服务、减少坏粮风险,再到推广智能粮仓、降低储粮损耗,昌吉州让每粒粮都发挥最大效益。

  今年2月,昌吉州印发《昌吉回族自治州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对农业生产、粮食储存、粮食运输、粮食加工、餐饮消费等全链条、各环节制定节约减损目标。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方案》施行8个月,我州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工作取得实效。全州各县市、园区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评估机制、执行监管上协同发力,确保节粮减损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昌吉州积极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活动方式,注重阵地宣传,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倡导节约、制止浪费”在全州蔚然成风,成为一种自觉行动、生活习惯、社会风尚。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让每粒粮都发挥最大效益——昌吉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日期: 2023-10-24 12:39:0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金秋时节,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兰州湾新村的玉米陆续成熟,大地铺金,呈现出丰收的美丽画卷。玉米地里,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茎秆被“吞”入收割机“腹”中,随即被粉碎撒入田间……

  “今年的玉米长势很好,籽粒特别饱满。”兰州湾新村村民李世刚站在地头告诉记者,“大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功能齐全、操作简便,一次能完成切割、摘穗、秸秆处理等多项作业,真是太方便了。”

  以珍惜之心面对一粥一饭,以科技力量守护一米一粟。每年收获季,机收减损都会成为沃野上“抢粮夺丰收”的重要一环,被各地当成宝贵经验推广。

  今年秋收期间,全州投入谷物联合收割机1287台、大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813台,有效保障了农民机械化收获需求,粮食作物机收率达到100%。

  夏收关键时期,昌吉州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要求,在玉米、小麦单季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的奇台县和木垒县,开展了玉米、小麦机收损失监测调查。

  奇台县、木垒县农业农村局成立监测调查工作队,技术人员带着尺子、小刷子、收纳袋、剪刀、电子秤等工具,认真仔细取样,详细记录各类数据,准确作出机收减损调查报告。

  “2023年,全县小麦平均损失率为0.62%,符合三大主粮作物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对小麦机收损失率≤2%的要求。”木垒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站长刘倩对监测调查数据作出评估,发现近几年新购置的大中型收割机的损失率都在0.5%以内,能够高质量完成小麦收割任务。

  近年来,州农业农村局持续做好小麦机收服务保障工作,举办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积极引导种植户和农机手增强机收减损意识,提高农机手机收减损技能,全力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哗……”一车金灿灿的玉米,在装卸工人按下按钮的一瞬间倾泻而下,再进入分级筛选器,被剔除部分不完善粒和杂质。接着,清选后的玉米“乘坐”高架提升传输粮食自动控制线,经烘干塔烘干后,进入储粮库房存储待售。

  这是昌粮集团昌吉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心仓库收粮储粮的日常工作场景。在这里,农民送来的玉米可以得到及时清理、烘干、销售,大幅减少损失和降低坏粮的风险。

  2017年,自治区“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实施。作为全区108个储备库点之一,昌粮集团15个粮站积极推动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成果应用,正式迈入智能化管理轨道,为确保粮食存储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信息化粮库的标杆。

  从加快农机具更新、减少机收损失到提供烘干服务、减少坏粮风险,再到推广智能粮仓、降低储粮损耗,昌吉州让每粒粮都发挥最大效益。

  今年2月,昌吉州印发《昌吉回族自治州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对农业生产、粮食储存、粮食运输、粮食加工、餐饮消费等全链条、各环节制定节约减损目标。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方案》施行8个月,我州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工作取得实效。全州各县市、园区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评估机制、执行监管上协同发力,确保节粮减损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昌吉州积极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活动方式,注重阵地宣传,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倡导节约、制止浪费”在全州蔚然成风,成为一种自觉行动、生活习惯、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