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源源不断向东部地区输送优质电能,一天外送的2.4亿度电可以供安徽省6100万人1.5天生活用电——
万家灯火一线牵
中国昌吉网(记者 常谊谊)记者近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昌吉换流站(以下简称“昌吉换流站”),电控室电子屏幕上的“守护大国重器 勇攀电力珠峰”12个大字耀眼夺目。
这里是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直流工程”)的源头,是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煤电基地电力外送配套工程,是新疆规划建设的第二条电力外送通道,至今保持着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四项世界纪录。源源不断的电流从这里出发,搭上全长3293公里的电网“快车”,进入华东地区。按照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2年人均日用电2.6度计算,昌吉换流站一天外送的2.4亿度电可以供一个三口之家用电8.43万年,可以供安徽省6100万人1.5天生活用电。
入夏以来,全国电网进入迎峰度夏阶段。昌吉换流站不断优化保供方式,加强双专业联合巡检质效,并逐步调增输送功率,这座“电力珠峰”为全国电力稳定运行打上了新疆印记。截至9月15日,吉泉直流工程近3个月输送电量近200亿千瓦时。
“我们加强设备的日常间盘巡视和带电检测,同时加强对智能化设备的应用,通过换流变自动巡视系统、红外测温系统、机器人的综合应用,最大限度地发现设备缺陷隐患,并进行管控。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们两次将直流运行功率由1000万千瓦提升至1100万千瓦,保障华东地区安全度夏。”昌吉换流站站长王鸿说。
这里也是新疆电网首个数字化换流站工程,通过打造换流站“智慧大脑”,实现了全景视频监控、设备状态分析、设备故障诊断、专业技术管控等功能应用。近一段时间以来,昌吉换流站正进行无人机巡视系统和数字化换流站系统建设,设备维护精度更高,运检工作模式更方便,送电运行更安全。
随着先进技术、智能化手段的广泛应用,新疆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打捆外送能力实现持续提升,截至9月14日,吉泉直流工程累计外送电量外送电量2322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煤炭7036万吨,减少中东部地区排放二氧化碳1.83亿吨。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昌吉换流站党支部书记高新龙说:“我们定期开展220千伏母线检修工作和新建的3条220千伏线路接火验收工作。新建工程验收接火后,电网配置能力会明显提升,电能输送会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