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余额373.28亿元,连续10个季度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李惠英报道)近年来,昌吉州牢牢抓住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机遇。截至目前,昌吉州绿色信贷余额373.28亿元,同比增长33.49%,连续10个季度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先后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95项,其中,20项改革经验纳入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和典型案例汇编,16项改革经验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推向全国。
昌吉州以产品和服务创新为载体,赋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在全疆率先实现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全覆盖,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昌吉州设立32家绿色事业部和专营机构。26家金融机构签订自律公约,推动金融机构主动参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昌吉州多途径创新绿色金融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昌吉州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昌吉农商银行成功发行1.12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成为新疆农信系统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新标杆。昌吉农业银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办理了全国首笔“植物新品种”质押贷款0.5亿元,解决了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问题。
昌吉州在全疆率先试点建设工业企业碳账户。为帮助工业企业摸清碳排放“家底”,找准减碳降碳短板,昌吉州建立“昌吉州工业企业碳账户管理平台”,帮助企业算清减碳降碳“数据账”,绘制企业减排“碳画像”,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昌吉州工业碳账户系统具备发电、电解铝、化工、石油化工、独立焦化等行业的核算功能,纳入45家试点企业,占万吨能耗以上企业数量的53%,全州金融机构依托碳账户累计提供218.7亿元信贷支持企业碳减排,切实发挥了金融资源对工业企业低碳化、减碳化创新发展的支持作用。
昌吉州出台全疆首个《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认定办法》《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企业认定办法》和《昌吉降碳转型升级项目目录》,通过“一目录两办法”,按照“行业有序达峰、降碳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不同行业2023年—2025年阶段性降碳转型目标,有序推动“十四五”期间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确保金融精准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有据可依。
昌吉州引导金融机构丰富绿色产品创新供给,推广应用145个绿色金融产品,为昌吉州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绿色金融融资对接专场活动,向各家金融机构推介60个涉及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项目,授信49.5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绿碳融”贷款5.05亿元,利率较普通贷款低2个百分点,切实将优惠政策传导至企业。依托碳账户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中,有4项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收录到绿色金融典型案例汇编中。
昌吉州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绿色项目库申报工作,为企业申报自治区绿色项目库提供咨询帮助,要求各家金融机构牢牢把握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主线,不断丰富绿色产品供给,积极探索排污权质押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昌吉州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截至目前,昌吉州绿色项目库入库项目828个,其中绿色项目339个,已获得融资支持6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