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昌吉市:保护荒漠植被 建设绿色家园
发布时间:2023.07.0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成石麟报道)6月16日一大早,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护林员就集结出发,来到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国家公益林区巡林,并向周边牧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天然林防火、保护野生动植物知识。

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牧民祖力哈尔·阿尼合朱力一家人长年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居住,见证了这些年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祖力哈尔·阿尼合朱力回忆说:“以前这里毁林开荒问题比较严重,导致沙尘天气频繁发生。这些年,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开荒种植的棉田清退,种上了梭梭。现在我们这里植被增多了,风沙变少了,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

祖力哈尔·阿尼合朱力说的梭梭是昌吉市在2018年实施的10万亩整改复耕项目,2018年4月,昌吉市动员上万名干部群众,在清退的农用地上种植了10万亩梭梭,并安排专人进行管护。现在这些梭梭长势良好,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同时,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严格落实护林员巡护工作,严厉打击植物滥挖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国家级公益林区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护林员钟四江从事护林工作已有4年,他介绍,他每天要和同伴对方圆15公里的天然林进行近6个小时的巡逻管护,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都坚守岗位,守护好这片绿色。如今,这些天然林长势良好,防风固沙作用明显,野生动物时常出没,生态环境日趋好转,这更加坚定了他做好巡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钟四江说:“人工种植梭梭和天然植被逐年增加,长势越来越好,作为护林员,我们很欣慰,我们要把这片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好,给牧民宣传好护林防火知识,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近年来,昌吉市不断加大北部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先后投入3.62亿元项目资金,对北部荒漠生态区173家农场的20.5万亩农用地进行收回,实施了整改复耕、退牧还草和退耕封育等项目。目前,北部荒漠生态区森林蓄积量达到3259.3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1.91%。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昌吉市:保护荒漠植被 建设绿色家园
发布日期: 2023-07-07 09:44:25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成石麟报道)6月16日一大早,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护林员就集结出发,来到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国家公益林区巡林,并向周边牧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天然林防火、保护野生动植物知识。

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牧民祖力哈尔·阿尼合朱力一家人长年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居住,见证了这些年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祖力哈尔·阿尼合朱力回忆说:“以前这里毁林开荒问题比较严重,导致沙尘天气频繁发生。这些年,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开荒种植的棉田清退,种上了梭梭。现在我们这里植被增多了,风沙变少了,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

祖力哈尔·阿尼合朱力说的梭梭是昌吉市在2018年实施的10万亩整改复耕项目,2018年4月,昌吉市动员上万名干部群众,在清退的农用地上种植了10万亩梭梭,并安排专人进行管护。现在这些梭梭长势良好,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同时,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严格落实护林员巡护工作,严厉打击植物滥挖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国家级公益林区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护林员钟四江从事护林工作已有4年,他介绍,他每天要和同伴对方圆15公里的天然林进行近6个小时的巡逻管护,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都坚守岗位,守护好这片绿色。如今,这些天然林长势良好,防风固沙作用明显,野生动物时常出没,生态环境日趋好转,这更加坚定了他做好巡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钟四江说:“人工种植梭梭和天然植被逐年增加,长势越来越好,作为护林员,我们很欣慰,我们要把这片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好,给牧民宣传好护林防火知识,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近年来,昌吉市不断加大北部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先后投入3.62亿元项目资金,对北部荒漠生态区173家农场的20.5万亩农用地进行收回,实施了整改复耕、退牧还草和退耕封育等项目。目前,北部荒漠生态区森林蓄积量达到3259.3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