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赵善宾)俗语有云,“百年之树,千年木雕”。玛纳斯县中华碧玉园木雕手艺人唐卫民专注于木雕、根雕,不管是普通的木材、还是朽木树根,经过他的奇思妙想和精雕细琢,都能脱胎换骨,变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5月15日,笔者见到唐卫民时,他正在整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准备运往新建的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学习木雕、根雕、玉雕等,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唐卫民对各种形状的树根比较感兴趣,也曾跟过一个木匠师傅学习木工,师傅跟他说,多学点东西艺不压身,唐卫民便开始学习雕刻技艺。一次意外,唐卫民从马背上摔下,导致右眼失明,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雕刻之路。
木雕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精心设计的画稿、精挑细选细腻纹理以及韧性较好的木料,再经过雕刻、打磨等一系列步骤后方可完工。有时候,唐卫民在工作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他说,雕刻是门特别精妙的手艺,不坚持学习三年的时间,无法掌握其中的精妙之处,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来。
唐卫民在玉雕制作时发现,加工时会产生一些玉石边角料,扔掉太可惜,如果能变废为宝就好了。“我们把它利用起来,做成玉画,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唐卫民说。
2015年,唐卫民创办了玛纳斯县自然印象碧玉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华碧玉园经营碧玉加工,定做批发根雕、奇石业务。他把奇石与木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套木雕文化,以玉石碎片为原料,创造出玉雕工艺品。今年2月,他在自治区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木雕项目拼搏奖。
从1994年创业至今,唐卫民从一名木雕、根雕、玉雕艺人变身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负责人,基地从最初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其中残疾人技师15人。唐卫明说:“干自己喜欢的事,是快乐幸福的。”
玛纳斯县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贾文宏说:“唐卫民是我多年的老搭档,在别人看来很普通的东西,他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么多年他的坚持,让我很受鼓舞。”
“能解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这是我的最终目标,让玛纳斯碧玉通过我们的雕刻手艺推向全国,将来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唐卫民谈起今后的发展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