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朱丽君 通讯员 明伟 杨艳 张艳玲)“蓝天白云红日照,我为祖国把歌唱,乡村振兴好风光,人民生活有保障,永远跟着共产党,我们民富国又强……”
6月3日,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金太阳文化大院里传出浑厚悠扬的弹唱声。记者走进院子,看到绿树环绕、鲜花盛开的院子正中,有一个铺着花毯的木质舞台,阿不都外力·哈力克正带领大伙排练节目,准备参加百日文化广场活动。
看到有人来,阿不都外力·哈力克一边招呼我们,一边向我们展示他手里的乐器。“我手里的这个乐器叫弹布尔,是演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所用乐器之一。从14岁开始,我就跟着父亲弹奏弹布尔,音乐伴随着我成长,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快乐。我们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一边弹奏,一边跳舞,每次都会吸引不少邻居加入进来,大家又唱又跳,歌声、笑声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今年62岁的阿不都外力·哈力克是金太阳文化大院的负责人,此外,他还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与别处文化大院不同的是,他的文化大院不仅有传统美食,还会表演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每年夏天,这里都是大家聚会的地方。
2015年,阿不都外力·哈力克组建了一支文艺团队,起名“金太阳”,刚组建就有17人主动加入。60岁的阿里木江·阿曼江是乌孜别克族,他热瓦普弹得好,是团队的顶梁柱;34岁的温且姆·艾比卜拉最拿手的歌是《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她是大家的“小师妹”;刘建新笛子吹得一绝,二胡也拉得不错。别看这个团队人不多,玩的乐器还真不少,弹布尔、冬不拉、手鼓、二胡、吉他……大大小小有10多种,全县的大小文艺活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平均每天表演两场次以上,特别是大家组合排练的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已经成为文艺队的招牌节目。
排练结束后,刘建新擦了擦手中的笛子,给我们讲起了他和阿不都外力·哈力克成为知音的故事。“我俩是在奇台县参加乐器培训的时候认识的,这都多少年了,关系一直非常好,逢年过节互相拜访,你弹琴来我吹曲儿,非常合拍。我们一起在吉木萨尔县春晚上表演过《天山青松根连根》《请你尝块哈密瓜》等节目,生活上有困难也互相帮助,真正像亲兄弟一样。”
2017年,阿不都外力·哈力克办起了农家乐。吉木萨尔县搭上了新疆旅游业发展快车,游客越来越多,阿不都外力·哈力克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他发现,比美食更吸引人的是文化。随后,阿不都外力·哈力克建起了金太阳文化大院,让乡里乡亲、八方游客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音乐。
谈起阿不都外力·哈力克,玉苏普江·亚森伸出大拇指:“阿不都外力大哥在生活中非常乐于助人,我要以他为榜样,做个有爱心的人。”
今年3月,吉木萨尔县文化馆组织金太阳文艺团队远赴厦门市思明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现场观众掌声雷动,更加坚定了阿不都外力·哈力克继续提高弹奏技巧的决心,“以后我要不断请教乌鲁木齐、喀什等地名师,提高弹奏技巧。今年,我打算在政府的扶持下,把文化大院改造提升一下。7月计划办一个弹布尔演奏培训班,我来当老师,给更多的年轻人和爱好者教授弹布尔的演奏技巧,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免费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