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佳酿竞芳华 惊艳四海宾——2023(新疆·昌吉)“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侧记
发布时间:2023.05.2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5月20日,2023(新疆·昌吉)“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如约而至。

为时3天,22个国家的1079款葡萄美酒在此展开舌尖角逐,来自14个国家的52位评委,以及众多国内外嘉宾、游客置身大美昌吉,领略天山北麓葡萄酒魅力、共襄葡萄酒产业发展大计。

“我州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专心酿产品、用心建产区、精心谋产业,以最精准的政策服务、最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葡萄酒产业集群化、链条化、融合化发展,让葡萄酒产业成为带动各族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开幕式上,昌吉州党委副书记、代州长郑敏道出了葡萄酒大赛的特殊意义。

如今,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创新要素聚集、知名企业云集、知名品牌涌现,产品先后在国内外大赛获奖700余项,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之一。

在新疆产区专题品鉴区,大唐西域庄园窖藏干红葡萄酒、漠甘纳干红葡萄酒、印象戈壁马瑟兰混酿干红葡萄酒等参展产品琳琅满目,前来品尝的嘉宾络绎不绝。

“这款葡萄酒酒香馥郁、口感舒适,有一种味觉上的冲击感,能为消费者带来优质葡萄酒体验。”印象戈壁葡萄酒庄的一款葡萄酒赢得华致酒行连锁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伟品的赞许,该公司是中国酒类流通行业A股唯一上市企业。

走进赛场,就感受到浓郁的专业比赛氛围。大赛评委团由国内外葡萄酒专家、学者、酿酒师和推广者构成,他们端坐在自己的品酒位前,每人面前摆放着5只酒杯,由身着红色长裙的礼仪小姐依次斟上葡萄酒。

评委们手执高脚杯微微摇晃,浪漫的色泽透过高脚杯映入眼帘。随着杯中泛起一阵细腻的波纹,葡萄酒的芬芳弥漫开来。

葡萄美酒四时醇,会须一饮三百杯。评委每一位评委都神情专注地端杯观色、闻香,在舌部的前感、中感和后感中品鉴品质,围绕视觉、嗅觉、味觉和产品优势、特点等进行评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赛评审团大咖云集,他们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丹麦、匈牙利、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以色列、马来西亚和韩国,都是经过大赛组委会严格的资格认证程序的资深葡萄酒专家,秉承着一如既往的高水准与专业性。

按照赛场规定,记者也不能走进放置酒样的后台工作间。因为,比赛采用国际通用的盲评方式按百分制评分,包括评委在内都不可以知道每一款酒样的来历。

记者从工作间窗口探望,有20余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为比赛品鉴提供后台服务,包括开瓶醒酒、按序侍酒等一系列赛场作业。

大赛评委团主席John Herman ISACS(艾哲庸)是一位看上去斯文、低调的葡萄酒专家。据他介绍,大赛有两场盲评品鉴,分别有3个多小时,每组参赛葡萄酒的年份、产品、风格都相近,评委要尽量做到葡萄酒酒评的公正性及严谨性。

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磊说,今年是“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的第4届,无论从酒款数量、质量,到比赛的专业度、影响力以及认可度方面,都比往年有了更多的提升和突破。

据介绍,参赛的1079款葡萄酒中,来自中国的有700余款,其中天山北麓产区葡萄酒有100款。

作为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的头部企业,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携尼雅传奇系列、霞多丽干白等20余款葡萄酒参赛,是此次参赛品种最多的酒企。

该公司质量总监谈明东说:“在家乡参加国际性葡萄酒大赛事十分自豪,必须全力以赴。政府为葡萄酒企业牵线搭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将充分发挥协作优势进行资源互补,抱团取暖、图谋发展。”

赛场上,不仅有评委和嘉宾浸润在葡萄酒香里,还有一群忙碌穿梭的志愿者为大赛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郑富允来自四川,开幕前,他主动报名要求参加志愿服务,经过两天的培训,郑富允被分配到大赛服务组。

“通过当志愿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沟通能力,克服了急躁情绪,学习到葡萄酒文化,让自己成长了许多。” 郑富允说。

据廖磊介绍,大赛主会场共有51名志愿者为赛事提供服务,他们全部来自昌吉州,分为语言组和服务组。他们工作在接机、翻译、接待等多个岗位,为赛事各个业务口和国内外评委、嘉宾提供志愿服务。

葡萄酒是友谊的使者,它使人们热情而融洽地相处。享受美酒,就是感受它背后的文化情怀。“这场赛事活动一定会为‘丝路’沿线的葡萄酒产业和团体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与交流触点。”艾哲庸用中文热情洋溢地说,“回去后,我会告诉我的朋友,昌吉那么美丽,新疆酒非常好!”

一场专业的葡萄酒赛事,一场百花齐放的美酒盛宴……匆匆美丽邂逅,却留下一段浪漫人间佳话流传四方。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佳酿竞芳华 惊艳四海宾——2023(新疆·昌吉)“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侧记
发布日期: 2023-05-22 17:02:1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5月20日,2023(新疆·昌吉)“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如约而至。

为时3天,22个国家的1079款葡萄美酒在此展开舌尖角逐,来自14个国家的52位评委,以及众多国内外嘉宾、游客置身大美昌吉,领略天山北麓葡萄酒魅力、共襄葡萄酒产业发展大计。

“我州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专心酿产品、用心建产区、精心谋产业,以最精准的政策服务、最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葡萄酒产业集群化、链条化、融合化发展,让葡萄酒产业成为带动各族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开幕式上,昌吉州党委副书记、代州长郑敏道出了葡萄酒大赛的特殊意义。

如今,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创新要素聚集、知名企业云集、知名品牌涌现,产品先后在国内外大赛获奖700余项,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之一。

在新疆产区专题品鉴区,大唐西域庄园窖藏干红葡萄酒、漠甘纳干红葡萄酒、印象戈壁马瑟兰混酿干红葡萄酒等参展产品琳琅满目,前来品尝的嘉宾络绎不绝。

“这款葡萄酒酒香馥郁、口感舒适,有一种味觉上的冲击感,能为消费者带来优质葡萄酒体验。”印象戈壁葡萄酒庄的一款葡萄酒赢得华致酒行连锁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伟品的赞许,该公司是中国酒类流通行业A股唯一上市企业。

走进赛场,就感受到浓郁的专业比赛氛围。大赛评委团由国内外葡萄酒专家、学者、酿酒师和推广者构成,他们端坐在自己的品酒位前,每人面前摆放着5只酒杯,由身着红色长裙的礼仪小姐依次斟上葡萄酒。

评委们手执高脚杯微微摇晃,浪漫的色泽透过高脚杯映入眼帘。随着杯中泛起一阵细腻的波纹,葡萄酒的芬芳弥漫开来。

葡萄美酒四时醇,会须一饮三百杯。评委每一位评委都神情专注地端杯观色、闻香,在舌部的前感、中感和后感中品鉴品质,围绕视觉、嗅觉、味觉和产品优势、特点等进行评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赛评审团大咖云集,他们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丹麦、匈牙利、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以色列、马来西亚和韩国,都是经过大赛组委会严格的资格认证程序的资深葡萄酒专家,秉承着一如既往的高水准与专业性。

按照赛场规定,记者也不能走进放置酒样的后台工作间。因为,比赛采用国际通用的盲评方式按百分制评分,包括评委在内都不可以知道每一款酒样的来历。

记者从工作间窗口探望,有20余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为比赛品鉴提供后台服务,包括开瓶醒酒、按序侍酒等一系列赛场作业。

大赛评委团主席John Herman ISACS(艾哲庸)是一位看上去斯文、低调的葡萄酒专家。据他介绍,大赛有两场盲评品鉴,分别有3个多小时,每组参赛葡萄酒的年份、产品、风格都相近,评委要尽量做到葡萄酒酒评的公正性及严谨性。

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磊说,今年是“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的第4届,无论从酒款数量、质量,到比赛的专业度、影响力以及认可度方面,都比往年有了更多的提升和突破。

据介绍,参赛的1079款葡萄酒中,来自中国的有700余款,其中天山北麓产区葡萄酒有100款。

作为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的头部企业,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携尼雅传奇系列、霞多丽干白等20余款葡萄酒参赛,是此次参赛品种最多的酒企。

该公司质量总监谈明东说:“在家乡参加国际性葡萄酒大赛事十分自豪,必须全力以赴。政府为葡萄酒企业牵线搭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将充分发挥协作优势进行资源互补,抱团取暖、图谋发展。”

赛场上,不仅有评委和嘉宾浸润在葡萄酒香里,还有一群忙碌穿梭的志愿者为大赛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郑富允来自四川,开幕前,他主动报名要求参加志愿服务,经过两天的培训,郑富允被分配到大赛服务组。

“通过当志愿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沟通能力,克服了急躁情绪,学习到葡萄酒文化,让自己成长了许多。” 郑富允说。

据廖磊介绍,大赛主会场共有51名志愿者为赛事提供服务,他们全部来自昌吉州,分为语言组和服务组。他们工作在接机、翻译、接待等多个岗位,为赛事各个业务口和国内外评委、嘉宾提供志愿服务。

葡萄酒是友谊的使者,它使人们热情而融洽地相处。享受美酒,就是感受它背后的文化情怀。“这场赛事活动一定会为‘丝路’沿线的葡萄酒产业和团体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与交流触点。”艾哲庸用中文热情洋溢地说,“回去后,我会告诉我的朋友,昌吉那么美丽,新疆酒非常好!”

一场专业的葡萄酒赛事,一场百花齐放的美酒盛宴……匆匆美丽邂逅,却留下一段浪漫人间佳话流传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