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高云哲)“打竹板,响连天,咱们姐妹走向前。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坚定信心跟党走,跟党走!”2月28日上午,昌吉市宁边路街道宁合社区图书室里传来一阵清脆的快板声,昌吉市人大代表、昌吉市怡霏爱心工作室负责人李怡霏正带领工作室的同事们向辖区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说起李怡霏,大家并不陌生。2016年,在昌吉市宁边路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李怡霏成立了昌吉市怡霏爱心工作室,在她的感召下,共计800余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了这个团队。在李怡霏的带领下,该团队共开展扶老济困、拥军优属、政策宣讲等各类公益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
李怡霏(右一)和同事正在昌吉市怡霏爱心工作室接待反映问题的居民。记者 高云哲 摄
在当选为昌吉市第十届人大代表后,李怡霏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她设立了“代表之家+”线上民情民意收集站,通过微信群收集民情民意,“线上+线下”相结合收集整理意见建议。
李怡霏平日里工作比较忙碌,一方面要负责工作室的相关事务,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收集民情民意,让她感到分身乏术。为了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李怡霏将人大代表走访选区选民、收集意见建议的工作与爱心工作室的工作相结合,并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昌吉市宁边路街道人大代表李怡霏工作室。李怡霏工作忙碌时,她的同事可以线上整理微信群中反映的民情民意,汇总意见建议;当李怡霏有空闲时间时,她就在工作室接待选民,并和同事一起入户走访。
昌吉市宁边路街道人大代表李怡霏工作室的牌子一挂出来,就有居民来访。居民孙国军居住在宁合家园小区,每天回家,他都为无处停车而发愁。孙国军告诉记者,宁合家园小区是老旧小区,停车位比较少,小区内停车秩序比较混乱,且不少居民停放电动车充电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孙国军来到工作室反映私家车“停车难”和电动车“充电难”问题。李怡霏和同事通过实地察看和入户走访,听取小区居民的意见建议,结合微信群里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将“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形成意见建议,通过社区提交至宁边路街道人大工委。
经宁边路街道党工委和人大工委与多个部门单位协调沟通,最终在宁合家园小区新增车位80余个,并在小区内设置了电动车集中充电站,有效解决了私家车“停车难”和电动车“充电难”问题。
李怡霏常年奔走在意见建议收集整理的第一线,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居民们纷纷感叹道:“李怡霏真是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的好代表啊!”
“想要当好一名人大代表,就必须要让群众满意,为群众代言,积极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才无愧于人大代表的称号,永葆人大代表的本色。”李怡霏说,“接下来,我将继续依托工作室,更好地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谋划策,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