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新时代“三农”追梦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昌吉州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3.02.2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我州广大农业工作者、涉农企业负责人、种粮大户深受鼓舞。他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实干精神,勇做新时代“三农”追梦人,争取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毛永强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州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推动优势种业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合作,深化关键种质优异基因挖掘、生物育种技术与重大品种协作攻关,加快建设国家级玉米、小麦制种基地,打造天山北坡种业高地;引导资源、技术、人才向乡村产业集聚,打造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助力粮油、优质畜产品、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蔬菜四大产业集群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依托“千名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力量,深入开展“大培训、大宣讲”活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走好农业强州之路。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局局长王欣说:“我们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干旱荒漠绿洲农业为主题,以棉花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绿洲农业科技引领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一带一路’农业开放发展试验区,探索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绿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昌吉经验。”

“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细读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导向鲜明,这让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液体肥总监孙文广信心满满:“作为新疆重点生产液体肥的企业,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水肥一体化产品研发力度,计划智能水肥一体化液体肥覆盖面积达到50万亩,为玛纳斯县政府实施的1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提供智能化装备,开展数字农业推广培训会百十场次,打造20余个数字农业示范村,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技术。”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强说,在‘十四五’期间,慧尔农业将持续推广智慧水肥一体化技术,力争全州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50万亩,打造高标准示范基地8个,让“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文件要求,我州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石新礼说,“今年,我州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7.74万亩。我们依托物联网实现田间智能化灌溉、施肥远程控制,建立了病虫害防治、农田气象土壤墒情监测监控体系,为项目区农业生产和抗旱减灾、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管理依据,不断提高农田管理信息化水平。”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期,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种粮大户冯汝刚已提前做好了农资采购、农机检修等准备工作。这些年,他始终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小麦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000亩以上。“每年,我都会筛选出两三个高产且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为周边农民推荐。”冯汝刚说,过去种地靠体力,现在种地看科技。新时代农民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跟上形势种好地。他希望能够带领更多乡亲科学备耕,为多种粮、种好粮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刘茜,通讯员赵善宾参与采写)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勇做新时代“三农”追梦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昌吉州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日期: 2023-02-22 12:57:0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我州广大农业工作者、涉农企业负责人、种粮大户深受鼓舞。他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实干精神,勇做新时代“三农”追梦人,争取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毛永强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州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推动优势种业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合作,深化关键种质优异基因挖掘、生物育种技术与重大品种协作攻关,加快建设国家级玉米、小麦制种基地,打造天山北坡种业高地;引导资源、技术、人才向乡村产业集聚,打造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助力粮油、优质畜产品、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蔬菜四大产业集群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依托“千名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力量,深入开展“大培训、大宣讲”活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走好农业强州之路。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局局长王欣说:“我们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干旱荒漠绿洲农业为主题,以棉花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绿洲农业科技引领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一带一路’农业开放发展试验区,探索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绿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昌吉经验。”

“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细读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导向鲜明,这让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液体肥总监孙文广信心满满:“作为新疆重点生产液体肥的企业,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水肥一体化产品研发力度,计划智能水肥一体化液体肥覆盖面积达到50万亩,为玛纳斯县政府实施的1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提供智能化装备,开展数字农业推广培训会百十场次,打造20余个数字农业示范村,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技术。”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强说,在‘十四五’期间,慧尔农业将持续推广智慧水肥一体化技术,力争全州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50万亩,打造高标准示范基地8个,让“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文件要求,我州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石新礼说,“今年,我州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7.74万亩。我们依托物联网实现田间智能化灌溉、施肥远程控制,建立了病虫害防治、农田气象土壤墒情监测监控体系,为项目区农业生产和抗旱减灾、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管理依据,不断提高农田管理信息化水平。”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期,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种粮大户冯汝刚已提前做好了农资采购、农机检修等准备工作。这些年,他始终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小麦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000亩以上。“每年,我都会筛选出两三个高产且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为周边农民推荐。”冯汝刚说,过去种地靠体力,现在种地看科技。新时代农民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跟上形势种好地。他希望能够带领更多乡亲科学备耕,为多种粮、种好粮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刘茜,通讯员赵善宾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