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甘雪峰:能为生态护林贡献力量是我的骄傲
发布时间:2023.02.0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杨鹤)“甘师傅对待工作相当认真负责。”呼图壁县林业和草原局荒漠植被河谷次生林保护管理站站长田小明口中说的甘师傅名叫甘雪峰。

甘雪峰是荒漠植被河谷次生林保护管理站马桥中心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今年是他在马桥中心管护站工作的第18个年头。2005年,甘雪峰得知荒漠植被河谷次生林保护管理站正在招聘护林员,他便报了名。

防止盗伐偷挖、防火防灾、禁止捕杀野生动物……护林员这份工作不轻松。没有前人传授经验,没有野外工作经历,想要做好这份工作,甘雪峰只能自己琢磨。早上,他备好干粮,骑着摩托车外出巡护;晚上,他抓紧时间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他骑着摩托车日行80公里,足迹踏遍11.8万亩责任区里的每个沙包;18年间,他遵守管护站各项规章制度,每天撰写巡护日志,总结巡护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悟,写满了32本笔记本。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只能租用周边农场的杂物间办公居住,那里面只有一张土炕。”甘雪峰说。马桥中心管护站的管辖区域多为盐碱沙地,除了耐旱植被、中药材,其他植物极难存活,馍馍配咸菜便成了他和同事饭桌上的“常客”。2008年,呼图壁县林业和草原局在距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5团几公里外的地方修建了砖房和院子,接通了自来水,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平时只要一有空,甘雪峰便打理管护站的小院。如今,马桥中心管护站已是绿植繁茂、鸡犬相闻,葡萄藤蔓交错缠绕,各类蔬果挂满枝头,娇艳花朵竞相绽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防火责任重于泰山。马桥中心管护站管辖区域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5团、新湖农场接壤,人员流动复杂,每到春节、清明节等节假日,甘雪峰的神经就紧绷起来,他爬上瞭望台观察周围情况,走进附近农场和村挨家挨户做工作,宣传倡导文明祭扫。在他和同事的巡护下,马桥中心管护站责任区内没有发生一起火灾。

每年4月至5月,不少人会进入北部荒漠,偷挖肉苁蓉、甘草、锁阳、老鼠瓜等野生中药材,甘雪峰便提前守在荒漠入口,制止劝返盗挖药材的人,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

经过10多年持续不懈的治理,马桥中心管护站的重点任务也从巡护向宣传护林知识转变。要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森林火灾、盗挖中药材等情况出现,首先要增强村民爱绿护绿思想意识,甘雪峰和同事拿着宣传资料走村串巷,鼓励村民多植绿护绿、爱护自然环境。

为了让村民全面了解支持生态护林工作,甘雪峰跑遍管护站附近的村和农场,和村民拉家常、探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法、分享农作物种植经验。久而久之,他取得了附近村民的信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宣传护林的目的。他说,随着荒漠生态改善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全面推行,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林草地防火防灾、野生动植物保护、植树造林等工作,周边村民也都非常配合,护林员的工作事半功倍。

“从管护站出发,步行一公里,就能看见成群结队的黄羊觅食,而10年前,我们很难在这里见到黄羊。”甘雪峰说,随着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北部荒漠中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日益增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北部荒漠附近的马桥古城遗址、梭梭谷和胡杨林游玩。

干了18年护林员工作的甘雪峰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内行人。当谈到从事18年护林工作的收获时,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能为生态护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骄傲。”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甘雪峰:能为生态护林贡献力量是我的骄傲
发布日期: 2023-02-07 13:11:5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杨鹤)“甘师傅对待工作相当认真负责。”呼图壁县林业和草原局荒漠植被河谷次生林保护管理站站长田小明口中说的甘师傅名叫甘雪峰。

甘雪峰是荒漠植被河谷次生林保护管理站马桥中心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今年是他在马桥中心管护站工作的第18个年头。2005年,甘雪峰得知荒漠植被河谷次生林保护管理站正在招聘护林员,他便报了名。

防止盗伐偷挖、防火防灾、禁止捕杀野生动物……护林员这份工作不轻松。没有前人传授经验,没有野外工作经历,想要做好这份工作,甘雪峰只能自己琢磨。早上,他备好干粮,骑着摩托车外出巡护;晚上,他抓紧时间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他骑着摩托车日行80公里,足迹踏遍11.8万亩责任区里的每个沙包;18年间,他遵守管护站各项规章制度,每天撰写巡护日志,总结巡护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悟,写满了32本笔记本。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只能租用周边农场的杂物间办公居住,那里面只有一张土炕。”甘雪峰说。马桥中心管护站的管辖区域多为盐碱沙地,除了耐旱植被、中药材,其他植物极难存活,馍馍配咸菜便成了他和同事饭桌上的“常客”。2008年,呼图壁县林业和草原局在距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5团几公里外的地方修建了砖房和院子,接通了自来水,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平时只要一有空,甘雪峰便打理管护站的小院。如今,马桥中心管护站已是绿植繁茂、鸡犬相闻,葡萄藤蔓交错缠绕,各类蔬果挂满枝头,娇艳花朵竞相绽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防火责任重于泰山。马桥中心管护站管辖区域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5团、新湖农场接壤,人员流动复杂,每到春节、清明节等节假日,甘雪峰的神经就紧绷起来,他爬上瞭望台观察周围情况,走进附近农场和村挨家挨户做工作,宣传倡导文明祭扫。在他和同事的巡护下,马桥中心管护站责任区内没有发生一起火灾。

每年4月至5月,不少人会进入北部荒漠,偷挖肉苁蓉、甘草、锁阳、老鼠瓜等野生中药材,甘雪峰便提前守在荒漠入口,制止劝返盗挖药材的人,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

经过10多年持续不懈的治理,马桥中心管护站的重点任务也从巡护向宣传护林知识转变。要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森林火灾、盗挖中药材等情况出现,首先要增强村民爱绿护绿思想意识,甘雪峰和同事拿着宣传资料走村串巷,鼓励村民多植绿护绿、爱护自然环境。

为了让村民全面了解支持生态护林工作,甘雪峰跑遍管护站附近的村和农场,和村民拉家常、探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法、分享农作物种植经验。久而久之,他取得了附近村民的信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宣传护林的目的。他说,随着荒漠生态改善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全面推行,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林草地防火防灾、野生动植物保护、植树造林等工作,周边村民也都非常配合,护林员的工作事半功倍。

“从管护站出发,步行一公里,就能看见成群结队的黄羊觅食,而10年前,我们很难在这里见到黄羊。”甘雪峰说,随着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北部荒漠中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日益增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北部荒漠附近的马桥古城遗址、梭梭谷和胡杨林游玩。

干了18年护林员工作的甘雪峰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内行人。当谈到从事18年护林工作的收获时,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能为生态护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