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促“双减”开花结果——昌吉州多举措提升“五育并举”育人质量纪实
发布时间:2023.02.0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多以来,我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实推进了“双减”工作开花结果,全面提升了“五育并举”育人质量。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完美融合,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美育是“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青少年人才起着关键作用。我州多措并举推进学校美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技能、参与活动中实现启智增慧,对美的感悟力和领悟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各类艺术工坊在我州遍地开花,内容不仅有传承非遗的剪纸、皮影、木刻版画等,还有极富地域特色的葫芦画、石头画等。这些艺术工坊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开展美育教育,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坚定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走进呼图壁县的每一所中小学,教室内、走廊里、操场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师生开展德育活动的画面。各学校努力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开设了经典诵读、古诗文赏读、党史故事、开心棋类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为了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各学校还开展了书法、绘画、手工、舞蹈等多种形式的美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呼图壁县先后两次举办“五会五能”系列展演活动,活动内容涵盖经典诵读、校园大课间操、课本剧、剪纸、泥塑、蜡笔画涂鸦、手工制作、冬不拉弹唱、魔方、相声、计算机编程等,全县13310名小学生参与了活动,每一个孩子都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才艺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展演活动增强了课后延时服务的吸引力,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昌吉市第十四小学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不断提高课后延时服务水平,全面推行课后延时服务“5+2”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吸引学生参与,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昌吉市第十四小学开设了艺术活动课,内容主要以歌曲学唱、名曲赏析、律动手语歌、手工制作、绘画和科学实验为主。根据年级不同,由教师提前备课,拿出方案,利用课后服务资源库,寻找合适的课程资源进行推送并现场指导,做到周周有活动、次次有主题。

2022年11月,在昌吉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中小学“奋进绘新篇,笔墨书画章”美术成果展演活动中,4万余名学生用手中的笔和赤诚的心,讴歌了祖国发展的壮丽诗篇,绘就了眼中最美的祖国。昌吉市第八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赵浩宇说:“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会成为屹立世界东方的现代化强国。”

美术成果展演活动是昌吉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美育教育的一个缩影,它搭建了广大青少年与艺术之间的“彩虹桥”,展现了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玛纳斯县第一小学经过两个学期的探索,在“全面发展 艺体见长”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思路,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五育并举”。该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优势,不断推出课后延时服务精品项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阜康市立足下好“课程建设棋”,构建了“1+X”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阜康市各学校依据办学特色,纵向形成了“固本培优+兴趣特长”的课程模式;横向形成了“红色”“健体”“尚美”“培能”“田园”等课程内容,构建了阜康市第一小学“仁智”、第五小学“种子·树木”、晋阜小学“晋润”、九运街中学乡土资源等一批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带动全市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质量整体提升。

近年来,昌吉州各中小学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能力为抓手,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了作业辅导、社团活动、课外阅读等形式多样的课后延时服务和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特别是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方面已由刚开始的零散、没有明确目标向规范化、体系化转变。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五育并举”促“双减”开花结果——昌吉州多举措提升“五育并举”育人质量纪实
发布日期: 2023-02-07 13:05:23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多以来,我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实推进了“双减”工作开花结果,全面提升了“五育并举”育人质量。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完美融合,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美育是“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青少年人才起着关键作用。我州多措并举推进学校美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技能、参与活动中实现启智增慧,对美的感悟力和领悟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各类艺术工坊在我州遍地开花,内容不仅有传承非遗的剪纸、皮影、木刻版画等,还有极富地域特色的葫芦画、石头画等。这些艺术工坊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开展美育教育,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坚定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走进呼图壁县的每一所中小学,教室内、走廊里、操场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师生开展德育活动的画面。各学校努力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开设了经典诵读、古诗文赏读、党史故事、开心棋类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为了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各学校还开展了书法、绘画、手工、舞蹈等多种形式的美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呼图壁县先后两次举办“五会五能”系列展演活动,活动内容涵盖经典诵读、校园大课间操、课本剧、剪纸、泥塑、蜡笔画涂鸦、手工制作、冬不拉弹唱、魔方、相声、计算机编程等,全县13310名小学生参与了活动,每一个孩子都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才艺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展演活动增强了课后延时服务的吸引力,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昌吉市第十四小学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不断提高课后延时服务水平,全面推行课后延时服务“5+2”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吸引学生参与,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昌吉市第十四小学开设了艺术活动课,内容主要以歌曲学唱、名曲赏析、律动手语歌、手工制作、绘画和科学实验为主。根据年级不同,由教师提前备课,拿出方案,利用课后服务资源库,寻找合适的课程资源进行推送并现场指导,做到周周有活动、次次有主题。

2022年11月,在昌吉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中小学“奋进绘新篇,笔墨书画章”美术成果展演活动中,4万余名学生用手中的笔和赤诚的心,讴歌了祖国发展的壮丽诗篇,绘就了眼中最美的祖国。昌吉市第八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赵浩宇说:“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会成为屹立世界东方的现代化强国。”

美术成果展演活动是昌吉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美育教育的一个缩影,它搭建了广大青少年与艺术之间的“彩虹桥”,展现了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玛纳斯县第一小学经过两个学期的探索,在“全面发展 艺体见长”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思路,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五育并举”。该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优势,不断推出课后延时服务精品项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阜康市立足下好“课程建设棋”,构建了“1+X”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阜康市各学校依据办学特色,纵向形成了“固本培优+兴趣特长”的课程模式;横向形成了“红色”“健体”“尚美”“培能”“田园”等课程内容,构建了阜康市第一小学“仁智”、第五小学“种子·树木”、晋阜小学“晋润”、九运街中学乡土资源等一批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带动全市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质量整体提升。

近年来,昌吉州各中小学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能力为抓手,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了作业辅导、社团活动、课外阅读等形式多样的课后延时服务和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特别是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方面已由刚开始的零散、没有明确目标向规范化、体系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