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是个好地方—第十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启动
昌吉州举办年俗文化系列活动展示非遗魅力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新新报道)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新年氛围。1月8日上午,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昌吉州文化馆在汇嘉时代昌吉购物中心一楼正厅,举办昌吉州2023年“新疆是个好地方——第十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启动仪式。
本次非遗年俗展内容丰富,汇集有猜灯谜赢奖品、写春联、非遗代表性项目现场展示展演、年货销售等活动,为广大市民送上精彩的年俗文化大餐,让现场观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启动仪式上,主持人介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和春节习俗,并现场开展有奖问答活动。“今天活动现场展示了几项非遗项目?”“春节为什么要发压岁钱?”……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问题简单易答,激发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同时进行的还有书法家写春联和猜灯谜赢奖品活动。昌吉州书法家协会的5位书法家挥毫献墨宝,笔走龙蛇,书写了一幅幅寓意美好的春联和“福”字赠送给现场过往的市民;猜灯谜区,百余条写着谜面的红色条幅有序排列,市民穿梭其中,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致勃勃猜谜底。
非遗面塑传承人姚锦锋展示面塑作品。 记者 刘新新 摄
市民穆雅幸说:“今天带孩子来商场玩儿,看到有猜灯谜、送春联、非遗项目展演的活动,新春氛围浓厚,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孩子从小能了解春节习俗,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非物质遗产文化展区,面塑、剪纸、刺绣等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吸引市民驻足观赏,非遗面塑传承人现场捏出可爱的兔子、牛、熊猫等形态各异的小动物,赠予市民;几位剪纸爱好者集聚在非遗项目剪纸展柜前,在剪纸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交流学习剪纸技艺,顷刻间,惟妙惟肖的兔子、精美的镂空窗花跃然纸上。
市民李佳说:“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术,今天能在这里向非遗剪纸传承人学习体验剪纸,我非常开心,回家我要把窗花贴起来,热热闹闹迎新春,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中,弘扬传承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
非遗面塑传承人姚锦锋告诉记者,看到自己捏的面塑作品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很欣慰,“兔年将至,今天我还现场教授大家捏了好几种吉祥兔,和大家一起喜庆迎新春,祝愿大家吉祥如意,身体健康,万事顺意,也希望更多人关注我们的非遗文化。”姚锦锋说。
据悉,“新疆是个好地方——第十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作为全疆春节期间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已成为新疆重要的非遗活动品牌,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为新疆各族群众欢度春节增添了节日文化内涵。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其虎介绍:“昌吉州举办非遗年俗展活动,旨在充分展示昌吉州非遗保护成果,促进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认知,让我州各族群众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非遗、了解非遗,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他表示,接下来我州还会把节庆文化活动与昌吉旅游资源相结合,举办新疆曲子、社火表演等系列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让全州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和体验丰富的年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欢度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