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通讯员 袁雪英)“来,抬起头,张大嘴……”11月5日清晨,买热吾提刚完成呼图壁县石梯子乡东沟村村民核酸采样工作便接到通知,需立即将两名车祸受伤患者转运到呼图壁县人民医院救治,忙碌了一天,她的嗓子已经沙哑,但当听到群众一声声“谢谢了”,一句句“辛苦了”,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买热吾提是呼图壁县石梯子乡卫生院全科医生,自8月5日以来,她与单位同事始终坚持24小时在岗,在完成对石梯子乡居民核酸检测、转运、诊疗工作的同时,还多次到其他乡镇和县城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当完成一轮核酸采样工作后,卸下防护面罩和眼罩后,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买热吾提说,作为一名有13年党龄的党员,为群众服务责无旁贷。
白衣执甲,奋勇担当。面对新一轮疫情,全州卫健系统党员干部又一次踏上了日夜战斗的征程。这是当前至关重要、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前方,医护人员奔赴核酸采样点采集样本;后方,检测人员争分夺秒,与病毒近距离对峙。
自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州卫健委优化核酸检测资源配置,从实从细加强培训,从严从紧规范流程,稳步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截至目前,全州核酸检测能力达到45.1万管,培训合格采样人员18887人、检测人员1435人,有采样车64辆、转运箱16328个。
疫情既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检验着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意志品质,磨砺着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8月21日早晨,州卫健委机关微信群里发出通知,所有党员干部和职工被紧急召回待命。州卫健委医政科科长马俊刚从阜康市出差回到家,还没顾得上喝一口水,收拾了换洗衣物就赶到单位。
在接下来的80多天里,马俊吃睡在办公室,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经常忙到凌晨四五点。他整理汇总由昌吉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卫生健康服务热线收集的群众就医购药诉求,协调解决群众各级各类就医购药需求375人次,特别是对孕产妇、肾透析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落实专人跟进,确保服务保障到位。
马俊说:“最难的时候,才能显现一个共产党员的成色!”
早上9点,州中医医院血液透析室主任贾新霞已经赶到科室,开始为当天的第一批血液透析患者调试设备。开机、消毒、自检、安装透析器……在患者到来之前,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完成。
“我们安排每天3个班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分类、分区、分时满足患者透析需求,做好透析室的消杀工作,全力营造安全的治疗环境。”贾新霞说。
血液透析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每周要靠3次透析来延续生命。126名定期透析患者的治疗细节、透析习惯,包括情绪波动、身体状况等,贾新霞都了然于心,她说,血液透析不能停下来,疫情期间也要攻克难关,守住患者的“生命线”。
目前,州中医医院血液透析室有28台透析机每天满负荷运转,从8月12日至今,共治疗透析患者6700人次。
位于州人民医院西南角的发热门诊是个特殊的存在。作为疫情的前方哨点关口,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主任远青钊和24名同事在此坚守。
每天接诊量30多人次,24小时直面病毒,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如厕,远青钊从排查到诊断,再到取药治疗等事无巨细,甚至连消杀都得自己亲自做才放心。
亲戚朋友曾问远青钊,在发热门诊工作不害怕吗?他说:“我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家人,不担心是假的。但是作为一名党员,职责所在。这个时候,我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在我眼里,只有患者的需要和自身的责任。”
24位来自不同科室的白衣天使,从来到发热门诊起,他们就做好了付出的准备,远青钊动情地说:“不管多累,从没有人抱怨过,更没人掉队。”
一幕又一幕的动人瞬间,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只是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一个个缩影。
截至目前,全州共抽调1800余名医护人员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州120急救中心冲锋在转运第一线,平均日调度电话量达到400余次,日出车达到了60余次。
与时间赛跑,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州卫健系统12306名党员干部面对疫情的坚定选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