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脱垂,胎儿在产妇腹中命悬一线,这位医生的举动令人眼目
匍匐跪姿极限托举18分钟……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10月5日,一场拯救生命的“生死时速”在州人民医院上演。
孕妇小丽(化名)突发脐带脱垂,胎儿的心跳一度只有每分钟60次,宝宝尚未出生便在生死线上徘徊。推车上、手术台上,州人民医院产科医生高莉跪姿托举脐带18分钟,直至孩子出生。
回想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33岁的小丽既后怕又感动。她回忆说,当日凌晨4时许,她的腹部突然感受到猛烈的下坠感,阴道出血、伴有腹痛。4个小时后,小丽的丈夫将她送到州人民医院就诊。“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当时非常害怕。”小丽说。
9时许,小丽到达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迅速将她送往产科检查。在检查中,高莉在产妇的宫颈6厘米处摸到胎儿的头,“不好!”她眉头一紧:是脐带脱垂!
高莉一边以最快速度从产妇阴道内上推胎头,持续托举,避免脐带这条胎儿的“生命线”受到挤压, 一边扭头呼唤州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李薇薇。
也正是从这个时刻开始,高莉的右手一直牢牢托举着产妇腹中的胎头,一直坚持并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这个托举姿势。“如果不这样做,脐带血完全阻断,大约3至5分钟就可以造成胎儿窒息,甚至宫内死亡。”高莉说。
话音未落,李薇薇已来到产检床前。她大声召集科里所有人,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为产妇实施紧急剖宫产手术。
大家将小丽抬到手术平车上,高莉蜷起身子半跪着趴在手术平车上,右手的姿势不曾改变。一条白色被单将产妇和高莉一起盖住,护士唐义侠推着手术平车向手术室奔跑而去。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选择了最节省时间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主刀医生果断采取全麻下剖宫产手术,护士配合默契,新生儿科医生严阵以待,5分钟不到,一个3.7公斤的男婴娩出了,断脐、保暖、擦干、清理呼吸道,一气呵成。
听到宝宝哭声的那一刻,高莉这才松了口气。在同事的搀扶下高莉从手术台上下来勉强站起身,膝盖早已麻木,而右手臂也因为长时间保持托举的姿势而颤抖着。“听到孩子的啼哭声时,我觉得特别放松,再辛苦都值了。”高莉说。
新生儿被成功剖出,等候在一旁的新生儿科医生及助产士马上接力进行新生儿复苏抢救,并将其转入新生儿监护室。
走下手术台,李薇薇不禁泪流满面。她告诉记者:“这个男婴之所以能抢救成功,关键是高医生一直跪姿托着胎儿头部,没有让脐带继续受压。在手术中,我看到产妇的被单鼓起一个小包,那是高医生为了不影响我们手术操作,把自己的头低到了极限,这样,孩子才能得到正常的血供。这一幕让我动容和敬佩。”
“她托举的不只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真的很感谢高医生的举动,感谢这个团队,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医者仁心。”宝宝父亲有些激动地说,“当妻子被送进手术室那一刻,我大脑一片空白,当听到医生对我说‘放心等宝宝出生吧’,我就安下心来了。”
“我的预产期是10月17日,生产前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正常。”小丽说,“当看到医务人员们都神情紧张时,我才感觉情况不妙。幸亏有他们,宝宝才可以平安降生。”
经过医务人员精心护理,术后的小丽恢复得很好,宝宝健康可爱。“能帮助每一位准妈妈顺利分娩是我们的责任,遇到突发情况,我们能忙而不乱地处理,都得益于平时的经验积累和学习。”李薇薇说,这几天,州人民医院产科有近90名住院患者,医务人员人手极为紧张,能完成这次生死救援,虽然疲惫,但真的特别开心。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纽带,是胎儿和母体之间的桥梁,胎儿通过脐带接收来自母体氧分和营养物质,一旦脱垂,脐带受压而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胎儿就像被扼住脖子,容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李薇薇提醒广大孕妇及家属,如果产妇出现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如臀先露、肩先露、脐带过长、羊水过多、双胎等情况,将会增加脐带脱垂的风险,应提早做好入院准备。一旦“破水”应立即仰卧,采取头低臀高位,防止脐带脱垂,同时迅速拨打120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