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通讯员 牛海朝)8月6日,深圳德和生物年产2000吨微藻养殖萃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工地,人来车往,机器轰鸣。
该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占地面积340亩,总投资18亿元。项目投产后,将填补新疆工业化智能化微藻养殖及天然虾青素产业空白。
这是昌吉州招大引强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一轮轮招商引资的热潮、一股股项目建设的热浪、一声声加快发展的号角,如浩荡东风劲吹庭州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今年以来,我州招商引资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引进了一批关联性强、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1—6月,全州共执行招商引资项目536个,实现到位资金569.8亿元,增长13.8%。
精准推进
构建招商大格局
8月12日,木垒县四十个井子15万千瓦风电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阶段性核查,标志着该项工程风机基础施工质量管控到位,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要求。
该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计划年内完工并具备并网条件。项目建成投用后,年上网电量约6.2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多万吨。
今年以来,我州以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州2022年“大招商”工作方案》为核心,积极发挥自治州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推进作用,建立领导包联、协调联动、调度通报、项目储备动态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细化工作任务和考核内容,不定期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现场核验,推动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围绕构建自治州“15+4”产业体系,我州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拓链”为重点,由突出工业项目招商向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互相促进转变;由重点项目招商向重要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转变;由注重投资项目向引进资金与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相结合转变。
今年全州新建项目中,一产、三产项目151个,占比达到28.1%;231个新建二产项目中,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155个,占比达到67.1%,新开工新兴产业类项目76个。
搭建平台
扩大招商朋友圈
招商引资是稳中求进的“驱动器”,是转型升级的“转向器”,是改善民生的“加速器”,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对于昌吉州发展全局至关重要。我州搭建五大招商平台,扩大招商朋友圈,吸引项目落地。
——做活以商招商平台。开展“百会千企进昌吉”活动,为企业家走进昌吉、了解昌吉、关注昌吉、投资昌吉,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上半年,我州累计邀请50余家企业负责人来昌考察调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商(协)会、企业家、昌吉籍成功人士等社会各界力量,聘请本地招商大使10名、外地招商顾问9名。上半年,各大商(协)会推荐对接项目39个,总投资达227.5亿元,已签约项目8个。
——做优会展招商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海交会、丝博会、消博会等展会,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推介和投资洽谈活动。上半年,累计开展会展招商2次,洽谈对接项目13个,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89.55亿元。积极筹备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等重点展会参展事宜,不断推介昌吉优势、展示昌吉形象、展现昌吉魅力。
——做实资本招商平台。完善《自治州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依托立信基金公司,设立昌吉州产业引导基金,帮助招商引资企业解决项目融资难题。上半年,全州产业引导基金负责人对接洽谈项目4个,计划投入产业基金1.3亿元,撬动项目总投资8.5亿元。
——做大援疆招商平台。充分发挥对口援疆优势,深入分析研究我州与福建省、山西省发展定位、政策协同、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中的契合点,以福建企业相对集聚的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积极推动福建援疆产业基地建设,承接援疆产业项目。上半年,全州引进援疆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86.66亿元。
——做精大数据招商平台。建立昌吉州数字招商大数据应用平台,编制完成自治州招商引资产业链全景图和招商地图,通过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实时共享、精准匹配,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精准性和实效性。对全州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流程管理服务,打造集展示昌吉形象、项目宣传推介、产业分析联动、精准锁定目标、项目实时管理、数据集成应用于一体的智慧招商新模式。
寻链绘图
聚焦提升“精准度”
7月30日,中电呼图壁县3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光伏复合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呼图壁县光伏产业园区,总投资约16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1000亩。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园区企业提供“绿电”5.7亿千瓦时,年均节约标准煤约12.51万吨。
呼图壁县紧贴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振兴一产、升级二产、大抓三产、绿色转型,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等11个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州强化产业链辐射带动,立足全州产业发展现状,广泛收集规上企业延链要求,检索、筛选匹配资源,编制了《昌吉州规上企业产业链招商手册》,梳理产业链招商企业信息1500条,推送至各县市(园区)和驻点招商小分队针对目标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上半年,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共落地延伸项目23个,落实到位资金61亿元。
我州强化项目包装谋划,聚焦自治州“15+4”产业体系和23个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建立招商引资五大项目储备库,坚持抓大不放小,重点谋划了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以及上下游配套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编制32个重点招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加快后续招引做好充分论证。年初以来,累计谋划、包装、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067个,可承接投资13114.49亿元。
我州开展小分队精准对接,紧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西5个驻点招商小分队,通过主动拜访、专题推介、视频连线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治州投资环境和招商项目宣传推介。目前,累计走访商(协)会、企业450家,对接洽谈项目258个,邀请135家企业代来昌考察,促成签约项目26个。
我州加强产业孵化培育,完善双创孵化中心、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及周边配套建设,打造可“拎包入住”的产业发展平台。全州各类中小企业孵化园、高新技术孵化园累计引进新企业、新项目122个。
我州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深入落实《自治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州县两级领导累计包联重点签约项目77个,跟踪服务项目前期、开工、建设、竣工各个环节,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州直各相关部门深入落实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在前期审批和落地手续上加大支持力度,督促签约项目落地实施、落地项目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