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廖冬云)8月24日早晨6点30分,昌吉市三工镇政府机关干部韩新荣匆匆吃完早饭,7点整,她准时到达三工镇南头工村五片区,与村上的两名志愿者会合,在疫情防控卡点负责村内外无关车辆的劝返工作。
距离韩新荣不到200米的距离,有一个人也在忙碌着,他就是韩新荣的丈夫、三工镇乡村振兴办主任焦兴全,此时他正行走在南头工村的各个巷道,叮嘱村民注意疫情防控要求,劝导村民安心居家。
韩新荣和焦兴全夫妇二人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顾不得多说一句话,能远远看到彼此的身影,他们心里也踏实。

8月24日,韩新荣前往附近企业帮助医务人员采集核酸。图片由韩新荣提供
这是焦兴全、韩新荣夫妇第三次共同坚守在抗“疫”一线。2022年8月21日,昌吉市按下城市“暂停键”,是否要去单位值守,其实韩新荣曾有一丝犹豫。她说:“女儿中考的时候,我们夫妻二人就在抗‘疫’一线,那时觉得亏欠孩子太多,今年孩子上高三了,每天要上网课,我原想留下来给孩子做饭,可是,单位正是缺人的时候,我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我不去,就意味着其他人要承担更多的工作。”
为了打消妈妈的顾虑,懂事的女儿焦子恒搂着妈妈的肩膀说:“妈妈,你和爸爸放心地去工作吧,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我现在做饭有很多经验了,我在家好好学习、好好吃饭,等着你和爸爸抗‘疫’归来!”有了女儿这番话,韩新荣决定再次和丈夫共同坚守抗“疫”一线。8月21日一大早,韩新荣给孩子储备好生活物品后,就和丈夫到单位报到了。
从8月22日以来,每天早晨7点到中午1点30分,韩新荣在三工镇辖区村子的卡点负责车辆劝返工作,中午3点30分到晚上8点,韩新荣和同事到八钢园区为5家企业258人上门采集核酸,晚上回到单位还要抽空完成业务工作。“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想想有这么多人和我们一样坚守岗位,也就不累了,我们做的这些就是为了早日和家人团聚。”韩新荣说。
记者在和焦兴全电话连线时,他连连拒绝。“坚守在岗位上的医生、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比我们辛苦,多采访他们吧,我们做的这些都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焦兴全说。
除了工作之外,韩新荣最挂念的还是女儿。孩子吃饭了没有?生活物品够不够?一个人在家里安不安全?高三课程安排很紧密,孩子上完网课,就没时间做饭了,只能泡方便面吃,韩新荣得知此事,很心疼女儿。在这种情况下,她家楼上的好邻居杨志强再次“雪中送炭”。8月22日,家住同一单元的邻居杨志强知道韩新荣夫妻二人坚守抗“疫”一线后,坚持每天从家中给焦子恒送去一日三餐。“你们两口子去单位,就留孩子一个人在家,怎么不给我说一声?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能总吃方便面,要吃得好,吃得有营养。这段时间,孩子的一日三餐我们包了,你们就安心工作吧!”接到杨志强“抱怨”的电话,韩新荣的眼眶湿润了。
韩新荣一家和杨志强一家的邻里之情,还要从2020年说起。当时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她和丈夫坚守在抗“疫”一线,15岁的女儿焦子恒一人在家。“那会儿孩子还小,不会做饭,只能每天煮方便面和挂面,我实在放心不下,就在社区群里寻求帮助,当时家住八楼的杨志强夫妇就主动联系我,说要给孩子送一日三餐。”韩新荣说,那时,她和八楼的邻居素不相识,疫情过后,她和女儿亲自到杨志强家道谢,给杨志强送生活费,他说什么都不肯收。从那以后,韩新荣家里只要做好吃的,她就会端上一份送到杨志强家。久而久之,两家邻居处成了好朋友。
今年,这一幕又重演。面对好邻居的善举,韩新荣内心感动满满。“等着疫情结束后,我再好好感谢我的好邻居。”韩新荣在电话那头说。
韩新荣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二人坚守抗“疫”一线期间,发现家中女儿也成长了许多,孩子更加坚强、更加懂事,学习也更加用功,也更加理解父母的辛苦。看到女儿的这些可喜变化,韩新荣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