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他们在战“疫”一线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来自呼图壁县防疫一线的报道
中国昌吉网(记者 阿依加玛丽·列提甫 通讯员 李存玲)
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呼图壁县1400余名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不辞辛苦,日夜守护着群众健康,用暖心的服务诠释着最美逆行者的责任和担当。记者当天采访了2名参与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白衣天使,他们忙碌的身影最动人。
何相庭:争分夺秒转运核酸检测样本
今年42岁的何相庭是呼图壁县人民医院一位骨科医生,为了抗击疫情他被抽调至核酸检测样本转运点工作,专门负责收集和运送全县的核酸检测样本。
“我们的工作是和病毒赛跑,把全县两万多个核酸检测样本第一时间送往各大医院进行检测,绝不能耽误。”何相庭说。
采访何相庭时,他已来回奔波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为了节省医疗资源,他和他的同伴们都舍不得脱防护服,一到中午最热的时段,他全身都湿透了。他常说:“每天务必要确保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
为避免发生二次交叉感染,何相庭除了收集和运送核酸检测样本这些工作之外,还担任防护指导工作。“下车前一定要检查相关人员是否穿好防护服,是否正确佩戴好口罩和面屏,千万不能与核酸检测样本近距离接触。”他再三叮嘱着前来送核酸检测样本的社区干部何子静。
“从医6754天,我始终秉持医者仁心的宗旨,就是因为特别热爱这个职业。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大家都在努力,我爱人也在抗击疫情一线,为群众服务我们都很有成就感。”何相庭说。
采访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何相庭就接了十几个电话,大部分电话都来自他的病人,咨询病情、出院后怎么做康复锻炼……这些问题他都要一一耐心回复。他说,自己是一名医生,再忙再辛苦都要为病人做电话随访。
杨成爱:“连轴转”的急诊科医生
“您好,小孩子胳膊怎么了?请出示一下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
“孩子贪玩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胳膊断了,可是今天核酸还没做,怎么办?”
“快快快,先组织人员对孩子进行核酸检测,速度快点……”当天13时,记者一行走进呼图壁县中医医院急诊科采访时,只见急诊科内医护人员正忙忙碌碌接诊病人,桌子上摆放着消毒液、体温计。
“今天我们已经接收了30多个病人,都是急危重症病人,我们科室只有6个医生,大家都是忙得连轴转。”正忙着给病人诊治的急诊科主任杨成爱说。
5岁的患者秦一诺刚做完腹部手术需要来医院换药。“今天孩子很难受,我们就先来医院了,没来得及做核酸,这怎么办?”秦一诺的妈妈着急地说。杨成爱二话没说,赶紧找来医生安排做核酸检测。
“我们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绝对是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结果。如果患者情况非常紧急,我们会在隔离病房进行急救,同时给患者进行核酸检测,短时间内就能出结果,最大限度排除风险。”杨成爱告诉记者。
为满足更多患者就医需求,呼图壁县中医医院专门开通了24小时线上线下诊疗服务。“你看,我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布信息,把医生的坐诊情况还有电话号码都留在上面,方便患者及时联系医生进行问诊。”杨成爱说。
当记者问起每天穿着防护服的感受时,杨成爱笑了笑说:“很难受,但在疫情期间,这点苦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