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马月、禹晓燕)今年,昌吉市全面落实人大代表“微实事”办理事项,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微小事”被提上议事程序,并逐个办理。
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三片区文化室是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学习交流的主要阵地。昌吉市人大代表马雪花发现,该文化室建成20多年了,每逢下雨天,屋内就漏雨,加之窗户变形、地面空鼓,已不能正常使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借助昌吉市人大代表“微实事”项目,马雪花将这一“微实事”报至六工镇汇总,经镇人大综合统筹考虑,报昌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确定为2022年实施的“微实事”项目。
“项目实施预算总资金大约15万元,市人大‘微实事’项目提供10万元,其余5万元由村里自筹。”六工镇西五工村党总支书记姚永说,目前文化室改造项目已进入申报程序,批复后45天就能完工并投用。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切实把群众反映的“微实事”精准收集、办到实处,昌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赴各乡镇街道调研,逐个摸排确定了32个年度“微实事”项目,拨付200万元资金并督促本级政府落实项目。
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士兵说:“我们调动全市5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到基层现场听取民意,坚持问题导向,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为确保“微实事”落到实处,在项目实施期间,昌吉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人大代表对“微实事”办理情况进行监督。
据了解,今年昌吉市人大确立的“微实事”项目涉及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小区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我们将组织代表以小组为单位监督相关工作的开展,确保民生实事于细微处见真功,将事关各族群众的‘微’事真正落到实处。”徐士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