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茜、通讯员曹秀梅、吴慧芳)8月5日,记者从昌吉州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我州污染减排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州生态环境局先后向东方希望煤制烯烃、特变多晶硅、工业硅等7个重点项目以及县市38个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污染物排放指标,保障各县市、园区新建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指标来源,实现新建项目“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有效推进全州大气环境质量向好发展。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涛介绍,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规定,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指标倍量(等量)替代成为新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必要条件和审批瓶颈。随着“十四五”期间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重点项目快速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增长,重大项目落地所需污染物排放指标保障持续紧张,深入开展大气污染减排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刻不容缓。
为此,昌吉州生态环境局超前谋划,在全疆率先开展“十四五”污染减排挖潜工作,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昌吉州辖区近600家污染源企业和面源污染现场,开展污染减排挖潜工作。研究制定《昌吉州“十四五”污染减排潜力清单》并全力推进实施“污染减排三年行动计划”。
8月5日,记者走进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十四户村村民谢建兵家,见到他正用燃气灶做饭,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米饭和几道家常菜就上了桌。今年村里实施了煤改气项目,村民们用上了天然气,做饭、洗浴都十分方便。
据了解,作为我州推行污染减排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项具体举措,今年我州计划总投资17.5亿元,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40个村40000户。其中,煤改气53个村16989户,煤改电73个村17934户,集中供暖14个村5077户。
同时,我州加快推进300台6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整治工作。截至8月1日,已淘汰燃煤锅炉125台,共计减煤8.36万吨,消减二氧化碳排放15.88万吨、消减颗粒物排放836吨、消减二氧化硫排放125.40吨、消减氮氧化物排放91.96吨。
此外,我州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机动车结构升级,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乌将线增二线扩能改造和将淖线铁路续建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7.25亿元,正在开展涵洞、桥梁等工程建设,预计2023年项目建成投运。昌吉市建成全疆首个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全州出租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占比100%,班线客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客车占比49.6%;城市公交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