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董家湾村:酒厂开到家门口 村民致富乐陶陶
发布时间:2022.08.1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张德峰)8月6日早晨吃过饭,今年50岁的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董家湾村村民余帮国就用电动摩托车载着妻子郑敏,一起到村头的罗壹酒厂上班。自从6年前董家湾村建起了这个小型酿酒厂,包括余帮国夫妇俩在内,已有16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余帮国是最早来到罗壹酒厂上班的村民,被分配到酿酒车间上班。酒厂老板罗忠银看他质朴实在、脑子灵活、踏实肯干,就手把手教会了他传统的酿酒技术。

“我刚来时啥技术都不懂,每个月只能拿到4000多元钱工资。后来罗老板教会我他家祖传的酿酒技术,我每个月工资涨到了6000多元钱,现在3个月的工资就能抵得上我们一家一年的种地收入呢。”余帮国说。

过去,余帮国夫妇靠种地供2个孩子上学,农闲时余帮国偶尔外出打零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6年,得知在吉木萨尔县城开烧酒坊卖了十几年酒的罗忠银来到董家湾村建酿酒厂,要在村里招工人时,余帮国第一个报了名。

“我们吉木萨尔县人几乎都知道罗老板卖的是自家烧酒坊纯粮酿造的酒,对他的酒和人品,大家都没得说。”余帮国说,在上班一个月后,他鼓励妻子来到罗壹酒厂的包装车间上班。

“包装是个需要手工做的细活,我们干比较合适。”郑敏说,包装车间的10多名工人都是罗壹酒厂从村里招聘来的妇女,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工人每个月最低都能拿到3000多元钱的工资,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如今,余帮国夫妇俩每年在罗壹酒厂上班的工资收入超过15万元,是村里人人羡慕的“上班族”。余帮国对于这个开在家门口的罗壹酒厂感慨万分:“酿酒厂开在家门口后,我们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不仅可以在酿酒厂挣钱,还可以和酿酒师傅一起学酿酒技术,好得很!”

据了解,1999年,罗忠银从老家湖北襄阳市来到吉木萨尔县,靠传统酿酒工艺在县城开烧酒坊创业。20多年来,靠着纯粮酿造和传统工艺,赢得了口碑和顾客的广泛认可。2016年,在得到合伙人张爱国的资金支持后,罗忠银在董家湾村建起了年产原酒500吨的罗壹酒厂。

罗忠银在董家湾村开办起罗壹酒厂后,不仅让不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通过订单种植让种植高粱的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董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吴长伟说:“今年,我们村持续推进酿酒专用高粱订单生产与收购模式,畅通高粱产销渠道,实现种植户与酿酒厂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正反馈机制,充分调动村民们种植高粱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既为酿酒厂提供了优质的高粱原料,又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董家湾村:酒厂开到家门口 村民致富乐陶陶
发布日期: 2022-08-11 13:20:24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张德峰)8月6日早晨吃过饭,今年50岁的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董家湾村村民余帮国就用电动摩托车载着妻子郑敏,一起到村头的罗壹酒厂上班。自从6年前董家湾村建起了这个小型酿酒厂,包括余帮国夫妇俩在内,已有16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余帮国是最早来到罗壹酒厂上班的村民,被分配到酿酒车间上班。酒厂老板罗忠银看他质朴实在、脑子灵活、踏实肯干,就手把手教会了他传统的酿酒技术。

“我刚来时啥技术都不懂,每个月只能拿到4000多元钱工资。后来罗老板教会我他家祖传的酿酒技术,我每个月工资涨到了6000多元钱,现在3个月的工资就能抵得上我们一家一年的种地收入呢。”余帮国说。

过去,余帮国夫妇靠种地供2个孩子上学,农闲时余帮国偶尔外出打零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6年,得知在吉木萨尔县城开烧酒坊卖了十几年酒的罗忠银来到董家湾村建酿酒厂,要在村里招工人时,余帮国第一个报了名。

“我们吉木萨尔县人几乎都知道罗老板卖的是自家烧酒坊纯粮酿造的酒,对他的酒和人品,大家都没得说。”余帮国说,在上班一个月后,他鼓励妻子来到罗壹酒厂的包装车间上班。

“包装是个需要手工做的细活,我们干比较合适。”郑敏说,包装车间的10多名工人都是罗壹酒厂从村里招聘来的妇女,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工人每个月最低都能拿到3000多元钱的工资,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如今,余帮国夫妇俩每年在罗壹酒厂上班的工资收入超过15万元,是村里人人羡慕的“上班族”。余帮国对于这个开在家门口的罗壹酒厂感慨万分:“酿酒厂开在家门口后,我们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不仅可以在酿酒厂挣钱,还可以和酿酒师傅一起学酿酒技术,好得很!”

据了解,1999年,罗忠银从老家湖北襄阳市来到吉木萨尔县,靠传统酿酒工艺在县城开烧酒坊创业。20多年来,靠着纯粮酿造和传统工艺,赢得了口碑和顾客的广泛认可。2016年,在得到合伙人张爱国的资金支持后,罗忠银在董家湾村建起了年产原酒500吨的罗壹酒厂。

罗忠银在董家湾村开办起罗壹酒厂后,不仅让不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通过订单种植让种植高粱的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董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吴长伟说:“今年,我们村持续推进酿酒专用高粱订单生产与收购模式,畅通高粱产销渠道,实现种植户与酿酒厂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正反馈机制,充分调动村民们种植高粱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既为酿酒厂提供了优质的高粱原料,又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