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韩新荣:做活校企融合 培育现代工匠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如果说中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么韩老师就是照亮我人生道路的‘明灯’。正是因为您的谆谆教导,让我在毕业后找到了月薪过万元的工作,不仅让我全家摆脱困境,也为我自己重塑了信心。”6月23日,买买提·依明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成为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的正式员工,欣喜之余,他第一时间向韩新荣发了一条微信。

今年48岁的韩新荣是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主任,从教24年的他,在三尺讲台上诲人不倦、在实训车间里不计辛劳,把热爱融入机电专业,把情感带入课堂,成为千千万万名平凡职教教师中的“不平凡者”。

如今,韩新荣桃李满园,买买提·依明是他的学生,也是该校做深做活校企融合,为社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之一。

7月22日,正值暑假,校园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哗,韩新荣还和往常一样,每天在学校工作12个小时。接到记者的电话,韩新荣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出办公室。只见他中等身材,笑容谦和,显得敦实干练。当记者提及他熟悉的领域时,韩新荣不由得侃侃而谈。

2009年,韩新荣作为学校唯一一名机电专业教师,为了更好完成教学任务,他深感责任重大。走访高职院校、深入厂矿企业、进行广泛调研,韩新荣依据企业岗位职业核心能力需求情况,构建起“2+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理论学习和一年上岗培训。

2011年,该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功入选国家、自治区两级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韩新荣抓紧机遇,实施校内外实训基地及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品质,该校机电专业由最初的1个专业1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的3个专业11个教学班、在校生达到400多人。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2019年, 韩新荣联系各大中型企业,构建“互融式”校企合作机制,组建“捆绑式”教学团队,制定了“共需式”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了校企融合生产实训基地。截至目前,韩新荣和他的团队已累计培养高级工136人、中级工413人、初级工623人,实施特种行业作业考试1312人次。

2016年,韩新荣创建了“昌吉州韩新荣机电技术应用大师工作室”,创设有文化、有温度、有职业代入感、有凝聚力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职业认知,培育职业情怀,塑造职业精神,为我州输送了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利用技术优势,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专业教师负责组织项目教学,企业师傅负责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双向并行、协同育人。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参与对学生的合作培养,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和就业能力,实现毕业即就业、离校即上岗。”韩新荣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韩新荣在昌吉师范专科学校上学时的校训,他从不敢敷衍,一个个课题、一项项荣誉,是他努力的见证。

韩新荣先后主持自治区教育教学课题《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先后获得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六届杰出教师奖、自治区技工院校最美教师、自治区机械行业先进个人、昌吉州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

“校企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提质创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韩新荣认为,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需要。

为了提高职业技能,韩新荣积极推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建成电气安装、液压与气动、自动化等17个专业实训室,几乎涵盖了奇台县域内所有企业关于机电工作岗位技能培训的需要。

实训基地有了,如何提升师生技能?韩新荣自费5000多元购买学习资料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同时积极研究《企业岗位职业标准》《国家岗位技能标准》等,倡导利用不同岗位所需求的技能,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谈及未来,韩新荣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他将抱守初心,带着一颗滚烫的心做好教育的摆渡人,继续在立德树人的征程上奋发进取,成就少年工匠的人生理想。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劳动者之歌】韩新荣:做活校企融合 培育现代工匠
发布日期: 2022-08-09 17:13:1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如果说中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么韩老师就是照亮我人生道路的‘明灯’。正是因为您的谆谆教导,让我在毕业后找到了月薪过万元的工作,不仅让我全家摆脱困境,也为我自己重塑了信心。”6月23日,买买提·依明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成为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的正式员工,欣喜之余,他第一时间向韩新荣发了一条微信。

今年48岁的韩新荣是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主任,从教24年的他,在三尺讲台上诲人不倦、在实训车间里不计辛劳,把热爱融入机电专业,把情感带入课堂,成为千千万万名平凡职教教师中的“不平凡者”。

如今,韩新荣桃李满园,买买提·依明是他的学生,也是该校做深做活校企融合,为社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之一。

7月22日,正值暑假,校园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哗,韩新荣还和往常一样,每天在学校工作12个小时。接到记者的电话,韩新荣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出办公室。只见他中等身材,笑容谦和,显得敦实干练。当记者提及他熟悉的领域时,韩新荣不由得侃侃而谈。

2009年,韩新荣作为学校唯一一名机电专业教师,为了更好完成教学任务,他深感责任重大。走访高职院校、深入厂矿企业、进行广泛调研,韩新荣依据企业岗位职业核心能力需求情况,构建起“2+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理论学习和一年上岗培训。

2011年,该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功入选国家、自治区两级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韩新荣抓紧机遇,实施校内外实训基地及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品质,该校机电专业由最初的1个专业1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的3个专业11个教学班、在校生达到400多人。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2019年, 韩新荣联系各大中型企业,构建“互融式”校企合作机制,组建“捆绑式”教学团队,制定了“共需式”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了校企融合生产实训基地。截至目前,韩新荣和他的团队已累计培养高级工136人、中级工413人、初级工623人,实施特种行业作业考试1312人次。

2016年,韩新荣创建了“昌吉州韩新荣机电技术应用大师工作室”,创设有文化、有温度、有职业代入感、有凝聚力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职业认知,培育职业情怀,塑造职业精神,为我州输送了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利用技术优势,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专业教师负责组织项目教学,企业师傅负责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双向并行、协同育人。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参与对学生的合作培养,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和就业能力,实现毕业即就业、离校即上岗。”韩新荣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韩新荣在昌吉师范专科学校上学时的校训,他从不敢敷衍,一个个课题、一项项荣誉,是他努力的见证。

韩新荣先后主持自治区教育教学课题《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先后获得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六届杰出教师奖、自治区技工院校最美教师、自治区机械行业先进个人、昌吉州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

“校企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提质创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韩新荣认为,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需要。

为了提高职业技能,韩新荣积极推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建成电气安装、液压与气动、自动化等17个专业实训室,几乎涵盖了奇台县域内所有企业关于机电工作岗位技能培训的需要。

实训基地有了,如何提升师生技能?韩新荣自费5000多元购买学习资料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同时积极研究《企业岗位职业标准》《国家岗位技能标准》等,倡导利用不同岗位所需求的技能,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谈及未来,韩新荣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他将抱守初心,带着一颗滚烫的心做好教育的摆渡人,继续在立德树人的征程上奋发进取,成就少年工匠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