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之光温暖老兵的心——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22.08.05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 通讯员 李秀伟)梳理476个具体政策点,解决实际困难1300余件,提供就业岗位7.4万个……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的成效。

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于201811月,目前全州服务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共3万余人。该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考核连续三年位列全疆第一。

2021年以来,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纳入法治轨道,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具体政策落实落地,让法治之光熠熠闪耀在庭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急难愁盼”问题,传递党和政府对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关心关爱。

昌吉州爱国拥军促进会会员单位开展招聘活动。

让法律政策落细落地落实

2021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施行。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障退役军人权益,温暖着千千万万退役军人的心。

2021年以来,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为主线,扎实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推动各项法律政策落地见效,切实让法律政策成为惠及广大退役军人的实际成果。

该局将“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作为全系统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面梳理退役军人政策制度,持续做好“立改废”工作,制定出台《昌吉州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实施办法》等17项政策文件,形成系统的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梳理州级10个方面219项、县()208项、乡镇(街道)(社区)49项具体政策点,逐项对照检查、分析解决难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落实,把法律政策变成具体行动。

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落实、大梳理、大调研、大宣传、大督导,实现政策水平有提高、刚性举措有成效、原则要求有配套、破解难题有进展、尊法守法有氛围、促进常态推进有机制“六有目标”。

——大力开展“法治大讲堂·法治宣传教育基层行”工作。通过书记法治讲坛、法律专家讲坛、法律实务讲坛,组织开展法治宣讲、征文、摄影等各类法治文化活动,创建退役军人精品法治文化阵地,提升退役军人法治素养。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把学习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作为主线,以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走访慰问等工作为抓手,广泛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加大法律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送政策进军营、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不断营造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发挥媒体矩阵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普法活动。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将专兼职律师等法律工作人员纳入法律服务工作站,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接待来访来电来信9239件次,化解办理矛盾问题9048件次,化解率98%,退役军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难点问题破解有方

“本来以为要几天,结果半天不到就办好了。”玛纳斯籍退役士兵马晓娟办完退役报到、恢复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等事项后,为玛纳斯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高效便利服务点赞。

昌吉州简化办理流程、优化场景服务,编制工作规范和办事指南,推动退役士兵报到登记、落户登记、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事项极简办、集成办。会同组织部门、人 武部门、金融机构联合办公,设置综合窗口,实现退役报到、组织关系转移、预备役登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等事项一次办好,真正实现让退役军人“最多跑一次”。

在昌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工作室,整齐地摆放着几个书架。该工作室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开展常态化驻点、远程接访、预约式接访等服务方式,对符合援助条件的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和军人军属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

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有温度、有效率、有质量的服务品牌。拓展昌吉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12345热线等平台,提供“五优先”法律服务,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优先回访,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咨询。

走进昌吉市退役军人刘延超的家,门上挂着金灿灿的“光荣之家”牌匾,彰显着国家的褒奖,述说着军人的殊荣。

今年34岁的刘延超,2007年入伍,2010年退役。是新疆昌延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昌吉州退役军人企业联合会会长。

刘延超退役回乡后开始创业,将一家只有60多平方米的洗车店发展成为营业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的“一站式”汽车综合服务城。2019年,他发起成立昌吉州退役军人企业联合会,吸纳退役军人企业30个,先后解决3000余人就业,其中退役军人339人。他也因此荣获“中国青年创业奖”终审候选人、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助力就业创业,让退役军人“心中有梦”。实施“强兵兴业”工程,建立健全政府推动、政策优先,市场导向、需求牵引,资源选择、自主作为,社会支持、多方参与,调动各方、共同推进的就业创业机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率达90.1%。高质量完成各项安置工作任务,广泛开展“一站式”服务,实行全程“辅导员”帮办,积极与接收单位沟通衔接,做好档案移交、待遇落实、社保接续、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推行部分退役士兵社保补缴“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共补缴养老、医疗保险1846人、4183万元。

——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等专属优待政策。在普惠政策基础上叠加享受贷款贴息、创业补贴、房租补贴等7个方面政策,对近6年自主创业退役军人给予10000元创业补贴、房租补贴6000元,为退役军人创办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最高可达5万元。

——健全学历教育广覆盖、适应性培训全员参加、技能培训实效开展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全链条”学习教育培训活动1200余次,建立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示范(孵化)基地26个,享受学历教育优惠政策137人,累计组织各类培训6000余人次。

——建立就业服务台账。发布用工岗位信息近6万条,提供就业岗位7.4万个,专岗推荐737人,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培育创业企业(个体)663家,举办“政银企”融资洽谈会6次,协调贷款3790万元、减税318万元。充分利用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住房保障等措施,解决实际困难1300余件。

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数据,串起退役军人工作的点点滴滴,织密关爱尊崇保障之“网”,让退役军人暖心、现役军人安心、党和政府放心。

汇聚起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519日,呼图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为全县11个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为广大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文明实践、推动平安创建、协同应急救援、开展双拥共建、关爱困难老兵等方面提供阵地支撑,促进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兵+X”作用发挥模式,培养选拔“兵支书”139名,建立双向联动机制,培养党小组组长、基层治理网格员1600余人。推进“一县(市)一志愿服务品牌、一乡镇(街道)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实践活动,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志愿服务工作。

——抓阵地强堡垒。全州实现有30名以上退役军人的村(社区)建站全覆盖,创新设置退役荣誉室、心理疏导室、军人书吧、军人角、“老兵”俱乐部等,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

——抓服务强责任。创新“线上线下+长效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情暖老兵·关爱帮扶”行动,按时足额发放各类待遇近1亿元。创新“惠军保”退役军人补充医疗专属保险,有效解决重大疾病、意外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惠及退役军人3000余人。

81日,位于昌吉市的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迎来了一群参加党建活动的退役军人。这里是昌吉州首个退役军人红色教育基地,退役军人们肃立在军人誓词墙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目前,昌吉州建立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495个,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95个、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6个。奇台县在退役军人事务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昌吉市“五员代办”工作法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枫桥经验”汇编。

一个个服务中心(站),给广大退役军人提供温暖贴心的帮助,将服务保障政策落实到基层。

多年来,昌吉州各级党委、政府把退役军人作为重要人才资源安置好、使用好,将其作用发挥好;积极为他们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各项待遇保障,激励他们建立新功绩、续写新辉煌,广大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系列务实、暖心的举措,让退役军人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昌吉州以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以落实“十四五”规划为牵引,接续推进“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保障好退役军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版照片由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让法治之光温暖老兵的心——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综述
发布日期: 2022-08-05 13:13:56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 通讯员 李秀伟)梳理476个具体政策点,解决实际困难1300余件,提供就业岗位7.4万个……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的成效。

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于201811月,目前全州服务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共3万余人。该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考核连续三年位列全疆第一。

2021年以来,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纳入法治轨道,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具体政策落实落地,让法治之光熠熠闪耀在庭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急难愁盼”问题,传递党和政府对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关心关爱。

昌吉州爱国拥军促进会会员单位开展招聘活动。

让法律政策落细落地落实

2021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施行。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障退役军人权益,温暖着千千万万退役军人的心。

2021年以来,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为主线,扎实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推动各项法律政策落地见效,切实让法律政策成为惠及广大退役军人的实际成果。

该局将“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作为全系统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面梳理退役军人政策制度,持续做好“立改废”工作,制定出台《昌吉州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实施办法》等17项政策文件,形成系统的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梳理州级10个方面219项、县()208项、乡镇(街道)(社区)49项具体政策点,逐项对照检查、分析解决难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落实,把法律政策变成具体行动。

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落实、大梳理、大调研、大宣传、大督导,实现政策水平有提高、刚性举措有成效、原则要求有配套、破解难题有进展、尊法守法有氛围、促进常态推进有机制“六有目标”。

——大力开展“法治大讲堂·法治宣传教育基层行”工作。通过书记法治讲坛、法律专家讲坛、法律实务讲坛,组织开展法治宣讲、征文、摄影等各类法治文化活动,创建退役军人精品法治文化阵地,提升退役军人法治素养。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把学习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作为主线,以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走访慰问等工作为抓手,广泛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加大法律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送政策进军营、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不断营造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发挥媒体矩阵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普法活动。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将专兼职律师等法律工作人员纳入法律服务工作站,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接待来访来电来信9239件次,化解办理矛盾问题9048件次,化解率98%,退役军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难点问题破解有方

“本来以为要几天,结果半天不到就办好了。”玛纳斯籍退役士兵马晓娟办完退役报到、恢复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等事项后,为玛纳斯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高效便利服务点赞。

昌吉州简化办理流程、优化场景服务,编制工作规范和办事指南,推动退役士兵报到登记、落户登记、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事项极简办、集成办。会同组织部门、人 武部门、金融机构联合办公,设置综合窗口,实现退役报到、组织关系转移、预备役登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等事项一次办好,真正实现让退役军人“最多跑一次”。

在昌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工作室,整齐地摆放着几个书架。该工作室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开展常态化驻点、远程接访、预约式接访等服务方式,对符合援助条件的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和军人军属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

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有温度、有效率、有质量的服务品牌。拓展昌吉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12345热线等平台,提供“五优先”法律服务,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优先回访,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咨询。

走进昌吉市退役军人刘延超的家,门上挂着金灿灿的“光荣之家”牌匾,彰显着国家的褒奖,述说着军人的殊荣。

今年34岁的刘延超,2007年入伍,2010年退役。是新疆昌延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昌吉州退役军人企业联合会会长。

刘延超退役回乡后开始创业,将一家只有60多平方米的洗车店发展成为营业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的“一站式”汽车综合服务城。2019年,他发起成立昌吉州退役军人企业联合会,吸纳退役军人企业30个,先后解决3000余人就业,其中退役军人339人。他也因此荣获“中国青年创业奖”终审候选人、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助力就业创业,让退役军人“心中有梦”。实施“强兵兴业”工程,建立健全政府推动、政策优先,市场导向、需求牵引,资源选择、自主作为,社会支持、多方参与,调动各方、共同推进的就业创业机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率达90.1%。高质量完成各项安置工作任务,广泛开展“一站式”服务,实行全程“辅导员”帮办,积极与接收单位沟通衔接,做好档案移交、待遇落实、社保接续、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推行部分退役士兵社保补缴“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共补缴养老、医疗保险1846人、4183万元。

——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等专属优待政策。在普惠政策基础上叠加享受贷款贴息、创业补贴、房租补贴等7个方面政策,对近6年自主创业退役军人给予10000元创业补贴、房租补贴6000元,为退役军人创办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最高可达5万元。

——健全学历教育广覆盖、适应性培训全员参加、技能培训实效开展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全链条”学习教育培训活动1200余次,建立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示范(孵化)基地26个,享受学历教育优惠政策137人,累计组织各类培训6000余人次。

——建立就业服务台账。发布用工岗位信息近6万条,提供就业岗位7.4万个,专岗推荐737人,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培育创业企业(个体)663家,举办“政银企”融资洽谈会6次,协调贷款3790万元、减税318万元。充分利用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住房保障等措施,解决实际困难1300余件。

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数据,串起退役军人工作的点点滴滴,织密关爱尊崇保障之“网”,让退役军人暖心、现役军人安心、党和政府放心。

汇聚起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519日,呼图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为全县11个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为广大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文明实践、推动平安创建、协同应急救援、开展双拥共建、关爱困难老兵等方面提供阵地支撑,促进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兵+X”作用发挥模式,培养选拔“兵支书”139名,建立双向联动机制,培养党小组组长、基层治理网格员1600余人。推进“一县(市)一志愿服务品牌、一乡镇(街道)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实践活动,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志愿服务工作。

——抓阵地强堡垒。全州实现有30名以上退役军人的村(社区)建站全覆盖,创新设置退役荣誉室、心理疏导室、军人书吧、军人角、“老兵”俱乐部等,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

——抓服务强责任。创新“线上线下+长效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情暖老兵·关爱帮扶”行动,按时足额发放各类待遇近1亿元。创新“惠军保”退役军人补充医疗专属保险,有效解决重大疾病、意外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惠及退役军人3000余人。

81日,位于昌吉市的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迎来了一群参加党建活动的退役军人。这里是昌吉州首个退役军人红色教育基地,退役军人们肃立在军人誓词墙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目前,昌吉州建立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495个,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95个、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6个。奇台县在退役军人事务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昌吉市“五员代办”工作法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枫桥经验”汇编。

一个个服务中心(站),给广大退役军人提供温暖贴心的帮助,将服务保障政策落实到基层。

多年来,昌吉州各级党委、政府把退役军人作为重要人才资源安置好、使用好,将其作用发挥好;积极为他们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各项待遇保障,激励他们建立新功绩、续写新辉煌,广大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系列务实、暖心的举措,让退役军人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昌吉州以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以落实“十四五”规划为牵引,接续推进“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保障好退役军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版照片由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