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奇台县吉布库镇涨坝村实施“雁阵工程”综述
发布时间:2022.07.2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段素素 马艳琴)“咱们村离江布拉克景区近,关键是要把‘游江布拉克、吃涨坝烧烤、住涨坝民宿’的牌子打出去,把游客引进来”“咱们有特色花卉和果蔬,还有啤酒烧烤广场,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特色采摘+夜市经济……”在奇台县吉布库镇涨坝村小广场,村党总支书记、返乡创业青年、种植能手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建言献策,一场“群雁话发展”座谈交流活动正在进行。

奇台县发展和改革委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赵勇感慨地说:“群雁高飞头雁领,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带领乡亲们走上增收致富路!”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昌吉州积极探索实施“雁阵工程”,各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引领、在外创业“归雁”返乡、本土人才“乡雁”示范,让他们在新农村舞台上唱主角、显身手、展才华,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为村党组织强筋壮骨。

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大泉湖村党总支书记杨建涛的成长,是昌吉州基层党组织育强“头雁”的缩影。2018年初,在吉木萨尔县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供销社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召唤下,退伍后的杨建涛回村发展,被纳入村级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与他结成帮带对子,教方法、压担子,杨建涛从一名普通的村干部一路成长,走上了村党总支书记的岗位。

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他跑办手续、落实创业优惠政策……2017年,石磊与同学创办的阜康市铁漫植保有限责任公司挂牌,吸引6名村民就业。如今,石磊已成长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植保无人机“飞手”100余人,公司业务拓展到全州七个县市,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栽下梧桐树,真情引“归雁”。昌吉州建成18家农村创业园,带动资金、技术、产业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做好服务,帮助落实引才回乡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打造创业“洼地”,吸引3800余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归雁”助力,“乡雁”给力,“群雁”齐舞才能形成“合力”。各工作队和村“两委”挖掘种植、养殖、电商领域乡土人才,采取创业园培育、实训基地培训、工作室培养等方式,打造“土专家”“田秀才”乡土人才队伍。目前,全州分类建立4827人的“乡雁”人才储备库,通过技能比拼、技术合作等方式选好、育好、用好人才,让更多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助力乡村振兴。

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姜建昌敢想敢干,县人民检察院、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推荐他参加州、县举办的培训班,学习科技兴农、电子商务领域知识。

去年底,姜建昌联合多家合作社成立玛纳斯县德福昌合作联社,建立农副产品展厅,打造电商系统及直播平台,打通销售“最远一公里”,让玛纳斯县特色农产品远销北京、深圳等地,销售额达60余万元。

为增强培训的吸引力,确保培训质效,昌吉州建成农牧民实训基地22个,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教学观摩点140个,挖掘实践锻炼岗位5000余个,定期举办技能大赛……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乡雁”人才活跃在广袤的田野,大展身手。

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昌吉州“雁阵”队伍正追逐梦想,展翅高飞。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奇台县吉布库镇涨坝村实施“雁阵工程”综述
发布日期: 2022-07-28 11:57:2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段素素 马艳琴)“咱们村离江布拉克景区近,关键是要把‘游江布拉克、吃涨坝烧烤、住涨坝民宿’的牌子打出去,把游客引进来”“咱们有特色花卉和果蔬,还有啤酒烧烤广场,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特色采摘+夜市经济……”在奇台县吉布库镇涨坝村小广场,村党总支书记、返乡创业青年、种植能手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建言献策,一场“群雁话发展”座谈交流活动正在进行。

奇台县发展和改革委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赵勇感慨地说:“群雁高飞头雁领,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带领乡亲们走上增收致富路!”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昌吉州积极探索实施“雁阵工程”,各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引领、在外创业“归雁”返乡、本土人才“乡雁”示范,让他们在新农村舞台上唱主角、显身手、展才华,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为村党组织强筋壮骨。

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大泉湖村党总支书记杨建涛的成长,是昌吉州基层党组织育强“头雁”的缩影。2018年初,在吉木萨尔县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供销社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召唤下,退伍后的杨建涛回村发展,被纳入村级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与他结成帮带对子,教方法、压担子,杨建涛从一名普通的村干部一路成长,走上了村党总支书记的岗位。

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他跑办手续、落实创业优惠政策……2017年,石磊与同学创办的阜康市铁漫植保有限责任公司挂牌,吸引6名村民就业。如今,石磊已成长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植保无人机“飞手”100余人,公司业务拓展到全州七个县市,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栽下梧桐树,真情引“归雁”。昌吉州建成18家农村创业园,带动资金、技术、产业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做好服务,帮助落实引才回乡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打造创业“洼地”,吸引3800余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归雁”助力,“乡雁”给力,“群雁”齐舞才能形成“合力”。各工作队和村“两委”挖掘种植、养殖、电商领域乡土人才,采取创业园培育、实训基地培训、工作室培养等方式,打造“土专家”“田秀才”乡土人才队伍。目前,全州分类建立4827人的“乡雁”人才储备库,通过技能比拼、技术合作等方式选好、育好、用好人才,让更多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助力乡村振兴。

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姜建昌敢想敢干,县人民检察院、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推荐他参加州、县举办的培训班,学习科技兴农、电子商务领域知识。

去年底,姜建昌联合多家合作社成立玛纳斯县德福昌合作联社,建立农副产品展厅,打造电商系统及直播平台,打通销售“最远一公里”,让玛纳斯县特色农产品远销北京、深圳等地,销售额达60余万元。

为增强培训的吸引力,确保培训质效,昌吉州建成农牧民实训基地22个,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教学观摩点140个,挖掘实践锻炼岗位5000余个,定期举办技能大赛……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乡雁”人才活跃在广袤的田野,大展身手。

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昌吉州“雁阵”队伍正追逐梦想,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