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上半年调解纠纷1377件 同比增长380%
发布时间:2022.07.2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徐小祥)“没想到将近10万元的工资纠纷,人民调解员仅用几天时间就解决了,省下了不少诉讼费和律师代理费,太感谢了”!近日,吉木萨尔县二工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来了18位特殊“客人”,他们将一面写着“人民调解讨工资 廉洁奉公暖人心”的锦旗送给二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感谢二工镇调委会成功帮他们追回98860元劳务费。这是吉木萨尔县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吉木萨尔县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坚持不断深化“枫桥经验”北庭实践,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提升品牌,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终点站” ,实现体系“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一站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上半年,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77件,同比增长380%。

该县出台推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县、乡、村(社区)三级矛调中心建设,设立各级调解组织83个、个人品牌调解室10个,聘请专兼职调解员381人,实现调解组织在县、乡、村(社区)和行业部门全覆盖,发放人民调解案件补助共计9.2万元。

建立联调联动的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体系。在县级层面,完善诉调、检调对接机制,成立全国模范法官任红梅调解工作室,设立行业性调委会6个、行政调解室5个,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管理制度,做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在乡镇层面,建立集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为“中枢”的“一站式”受理机制,设立乡镇法官工作室等,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在村(社区)层面,以矛盾纠纷调解室为依托,统筹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室、法律顾问、“访惠聚”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等各支力量,深入开展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提供小服务、解决小困难的“五小活动”,做到矛盾纠纷常排查、常研判、常化解。

坚持普治并举,着力强化矛盾纠纷源头防控。聚焦行政执法监督的关键和重点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评查行政执法案卷25件,整改问题46个。探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畅通投诉监督渠道,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7件,同比增长180%,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发生。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下沉村(社区)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合同篇、继承篇等法治讲座885场次,举办“与法同行·法润北庭”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品、宣传资料3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7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152件。

通过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县矛盾纠纷化解基本实现了从“受理交办”向“就地调处”、从“单打独斗”向“共建共治”转变、从“一般调解”向“依法调处”、从“被动参与”向“共治共享”、从“各方稳控”向“多方维权”、从“无序上访”向“法治信访”六个方面的转变,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初显实效,为促进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稳定执政根基作出了积极贡献。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吉木萨尔县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上半年调解纠纷1377件 同比增长380%
发布日期: 2022-07-21 13:28:55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徐小祥)“没想到将近10万元的工资纠纷,人民调解员仅用几天时间就解决了,省下了不少诉讼费和律师代理费,太感谢了”!近日,吉木萨尔县二工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来了18位特殊“客人”,他们将一面写着“人民调解讨工资 廉洁奉公暖人心”的锦旗送给二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感谢二工镇调委会成功帮他们追回98860元劳务费。这是吉木萨尔县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吉木萨尔县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坚持不断深化“枫桥经验”北庭实践,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提升品牌,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终点站” ,实现体系“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一站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上半年,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77件,同比增长380%。

该县出台推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县、乡、村(社区)三级矛调中心建设,设立各级调解组织83个、个人品牌调解室10个,聘请专兼职调解员381人,实现调解组织在县、乡、村(社区)和行业部门全覆盖,发放人民调解案件补助共计9.2万元。

建立联调联动的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体系。在县级层面,完善诉调、检调对接机制,成立全国模范法官任红梅调解工作室,设立行业性调委会6个、行政调解室5个,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管理制度,做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在乡镇层面,建立集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为“中枢”的“一站式”受理机制,设立乡镇法官工作室等,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在村(社区)层面,以矛盾纠纷调解室为依托,统筹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室、法律顾问、“访惠聚”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等各支力量,深入开展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提供小服务、解决小困难的“五小活动”,做到矛盾纠纷常排查、常研判、常化解。

坚持普治并举,着力强化矛盾纠纷源头防控。聚焦行政执法监督的关键和重点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评查行政执法案卷25件,整改问题46个。探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畅通投诉监督渠道,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7件,同比增长180%,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发生。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下沉村(社区)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合同篇、继承篇等法治讲座885场次,举办“与法同行·法润北庭”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品、宣传资料3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7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152件。

通过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县矛盾纠纷化解基本实现了从“受理交办”向“就地调处”、从“单打独斗”向“共建共治”转变、从“一般调解”向“依法调处”、从“被动参与”向“共治共享”、从“各方稳控”向“多方维权”、从“无序上访”向“法治信访”六个方面的转变,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初显实效,为促进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稳定执政根基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