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中国·幸福新疆·献礼二十大】“装甲”麦收大比武
发布时间:2022.07.1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通讯员 梁东恩)7月14日,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一望无垠的麦田里,麦浪滚滚泛金光,一派丰收景象。昌吉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在这里举行,农机手们赛技能、比降耗,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比赛现场,8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农机手们娴熟地驾驶着收割机,按照既定路线有序驶入麦田,调整割台、行走收割、转弯掉头等环节一气呵成。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麦穗进入收割机内部,随即变成金黄色的麦粒,秸秆也被粉碎后抛洒在麦田里……收割、脱粒、秸秆粉碎、麦粒装车,农机手们展示着娴熟的操作技能。

没等农机手折返,裁判组便进入麦地,在农机手作业区域随机选取两个取样点,仔细捡拾掉落在地面和秸秆上的麦粒称重,现场对比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规定范围内漏粒漏穗多少、收割机工作效率高低、麦茬株高程度及农机手操作规范与否等进行评比。根据比赛规定,每台收割机作业时间统一为20分钟,小麦割茬低于20厘米。

州农机推广站站长吴耿明担任此次大比武活动裁判长,他将1个平方的地块搜寻了几遍,看着手中一次性纸杯里的小麦,他展露喜色:“农机手的损失率在1%以下,这样的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

技术环节减损,主要看农机质量和农机手的操作技术,国家要求损耗率在2%以下,根据评测,此次小麦机收损失率低于1%,小于2%的机收损失作业标准,获得第一名的农机手更是将损失率控制在了0.4%以内。

吴耿明说:“大比武规则很复杂,却能浓缩成简单的一句话:看谁机收漏籽少、留茬低。按照全州小麦平均亩产400公斤,降低损失率0.6%,即降低小麦机收损失2.4公斤,这在全疆来说都属优秀成绩。按照我州今年216万亩小麦计算,每亩减损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收小麦518万公斤以上,我们还可以降得更低,机收减损技术应该大力推广。”

参与比武的奇台县农机手印军是一位有着七八年经验的老农机手,这次比武他获得了第一名。印军告诉记者,为了减少损耗,针对每台设备和小麦成熟度,他们都有注重的技术点,比如前进速度、滚筒转速和风机风量等都不一样。

“我们还要更努力,将粮食损耗降到最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不断淘汰旧设备,引进新设备。”印军说。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和专家考核组现场监督、对参赛农机手作业质量测定,最终评选出粮食机收减损技能一二三等奖6名,裁判组向获奖农机手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当前,我州的小麦、玉米、棉花、打瓜、裸仁南瓜、番茄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2%以上,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达到269万千瓦。农户过去“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苦,彻底被机械化作业带来的便捷所替代。

“在这个大背景下,减少机收环节损耗已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做好小麦机收减损工作,要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理念。”吴耿明说,“通过开展此次大比武活动,营造了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我们将全面推广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引导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又好又快完成小麦机收任务,全力保障我州夏粮丰收、颗粒归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作为农业大州,昌吉州始终扛牢粮食安全责任,近年来,我州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力度,全州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今年,我州小麦播种面积216万亩,其中冬小麦151万亩,小麦收获正由西向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州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754台,现代农机装备为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大比武活动由州农业农村局主办,现场还吸引了各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和当地群众观摩,收到良好效果。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丰收中国·幸福新疆·献礼二十大】“装甲”麦收大比武
发布日期: 2022-07-19 11:51:0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通讯员 梁东恩)7月14日,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一望无垠的麦田里,麦浪滚滚泛金光,一派丰收景象。昌吉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在这里举行,农机手们赛技能、比降耗,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比赛现场,8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农机手们娴熟地驾驶着收割机,按照既定路线有序驶入麦田,调整割台、行走收割、转弯掉头等环节一气呵成。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麦穗进入收割机内部,随即变成金黄色的麦粒,秸秆也被粉碎后抛洒在麦田里……收割、脱粒、秸秆粉碎、麦粒装车,农机手们展示着娴熟的操作技能。

没等农机手折返,裁判组便进入麦地,在农机手作业区域随机选取两个取样点,仔细捡拾掉落在地面和秸秆上的麦粒称重,现场对比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规定范围内漏粒漏穗多少、收割机工作效率高低、麦茬株高程度及农机手操作规范与否等进行评比。根据比赛规定,每台收割机作业时间统一为20分钟,小麦割茬低于20厘米。

州农机推广站站长吴耿明担任此次大比武活动裁判长,他将1个平方的地块搜寻了几遍,看着手中一次性纸杯里的小麦,他展露喜色:“农机手的损失率在1%以下,这样的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

技术环节减损,主要看农机质量和农机手的操作技术,国家要求损耗率在2%以下,根据评测,此次小麦机收损失率低于1%,小于2%的机收损失作业标准,获得第一名的农机手更是将损失率控制在了0.4%以内。

吴耿明说:“大比武规则很复杂,却能浓缩成简单的一句话:看谁机收漏籽少、留茬低。按照全州小麦平均亩产400公斤,降低损失率0.6%,即降低小麦机收损失2.4公斤,这在全疆来说都属优秀成绩。按照我州今年216万亩小麦计算,每亩减损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收小麦518万公斤以上,我们还可以降得更低,机收减损技术应该大力推广。”

参与比武的奇台县农机手印军是一位有着七八年经验的老农机手,这次比武他获得了第一名。印军告诉记者,为了减少损耗,针对每台设备和小麦成熟度,他们都有注重的技术点,比如前进速度、滚筒转速和风机风量等都不一样。

“我们还要更努力,将粮食损耗降到最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不断淘汰旧设备,引进新设备。”印军说。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和专家考核组现场监督、对参赛农机手作业质量测定,最终评选出粮食机收减损技能一二三等奖6名,裁判组向获奖农机手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当前,我州的小麦、玉米、棉花、打瓜、裸仁南瓜、番茄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2%以上,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达到269万千瓦。农户过去“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苦,彻底被机械化作业带来的便捷所替代。

“在这个大背景下,减少机收环节损耗已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做好小麦机收减损工作,要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理念。”吴耿明说,“通过开展此次大比武活动,营造了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我们将全面推广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引导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又好又快完成小麦机收任务,全力保障我州夏粮丰收、颗粒归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作为农业大州,昌吉州始终扛牢粮食安全责任,近年来,我州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力度,全州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今年,我州小麦播种面积216万亩,其中冬小麦151万亩,小麦收获正由西向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州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754台,现代农机装备为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大比武活动由州农业农村局主办,现场还吸引了各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和当地群众观摩,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