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启新程 砥砺奋进谱华章——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纪实
发布时间:2022.06.2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杨海军 通讯员 马军)天山脚下,大地飞歌,宏图铺展。

4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6月27日,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揭牌成立(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

胜似十年磨一剑,昌吉农高区的成立,展现了区、州党委和政府的远略,浸透着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承载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019年昌吉农高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昌吉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州党委书记、州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昌吉农高区创建工作,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的协调配合,出台支持政策措施,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关心推动,为昌吉农高区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创建主体,多年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上下齐心,以棉花为主导产业,聚焦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等,全力推动各项创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着力探索优质棉产业发展模式,园区管委会主动联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农业园区共建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联合中棉所等200多家产业链单位组建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成立联盟优棉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进构建“科研、种子、生产、加工、流通、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条。构建了“种水肥药械”生产链和“宽早优”植棉技术体系,建立“一厂一品、单品单收单轧”闭环运作模式,注册“CCIA”国家棉花品牌,与永澳纺织、罗莱家纺、361服装等下游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了优质优价、加价收购的合作关系,在昌吉州、巴州、阿克苏地区、兵团各师等认证棉花种植基地200万亩。泰昆集团棉粕生物蛋白等生产工艺国内领先,产能达90万吨;开展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农业园区着力集聚科技资源,培育创新主体,与中科院新疆分院、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科院、新疆畜科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0家科研院校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推”的紧密合作机制,培育了泰昆集团、慧尔农业、中棉种业、九圣禾、品高食品、岐峰农贸等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50余家,联合共建了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级加工番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40个,与吴孔明、李德发、罗锡文、吴明珠、尹飞虎等8位院士开展深度合作,引进了植保所陆宴辉研究所等70多个创新团队,集成组装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场、水肥一体智能灌溉、肉羊“两年三胎六羔”健康高效养殖等技术面向全疆推广,辐射带动小麦玉米、棉花、瓜菜制种基地面积80万亩,畜牧产业园产值超百亿元,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00万亩。

一跃进入“国家队”,昌吉农高区实至名归,既是崇高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根据国务院有关批复,昌吉农高区的使命任务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干旱荒漠绿洲农业为主题,以棉花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绿洲农业科技引领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一带一路”农业开放发展试验区,在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绿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示范,努力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昌吉州政协副主席、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明清表示,为落实好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昌吉农高区将认真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自治区和昌吉州产业发展部署,着力在建设优质棉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坚决完成好国家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并通过科技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辐射带动昌吉州乃至全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可期,尚需加倍努力。张明清透露,截至目前,昌吉国家农高区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的60个重点项目,已启动实施37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国家棉花生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种子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2个,新创建天山绿谷众创空间1个,新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3个,新增行业领先技术成果48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乘风破浪启新程 砥砺奋进谱华章——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纪实
发布日期: 2022-06-28 12:43:55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杨海军 通讯员 马军)天山脚下,大地飞歌,宏图铺展。

4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6月27日,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揭牌成立(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

胜似十年磨一剑,昌吉农高区的成立,展现了区、州党委和政府的远略,浸透着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承载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019年昌吉农高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昌吉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州党委书记、州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昌吉农高区创建工作,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的协调配合,出台支持政策措施,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关心推动,为昌吉农高区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创建主体,多年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上下齐心,以棉花为主导产业,聚焦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等,全力推动各项创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着力探索优质棉产业发展模式,园区管委会主动联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农业园区共建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联合中棉所等200多家产业链单位组建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成立联盟优棉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进构建“科研、种子、生产、加工、流通、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条。构建了“种水肥药械”生产链和“宽早优”植棉技术体系,建立“一厂一品、单品单收单轧”闭环运作模式,注册“CCIA”国家棉花品牌,与永澳纺织、罗莱家纺、361服装等下游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了优质优价、加价收购的合作关系,在昌吉州、巴州、阿克苏地区、兵团各师等认证棉花种植基地200万亩。泰昆集团棉粕生物蛋白等生产工艺国内领先,产能达90万吨;开展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农业园区着力集聚科技资源,培育创新主体,与中科院新疆分院、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科院、新疆畜科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0家科研院校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推”的紧密合作机制,培育了泰昆集团、慧尔农业、中棉种业、九圣禾、品高食品、岐峰农贸等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50余家,联合共建了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级加工番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40个,与吴孔明、李德发、罗锡文、吴明珠、尹飞虎等8位院士开展深度合作,引进了植保所陆宴辉研究所等70多个创新团队,集成组装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场、水肥一体智能灌溉、肉羊“两年三胎六羔”健康高效养殖等技术面向全疆推广,辐射带动小麦玉米、棉花、瓜菜制种基地面积80万亩,畜牧产业园产值超百亿元,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00万亩。

一跃进入“国家队”,昌吉农高区实至名归,既是崇高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根据国务院有关批复,昌吉农高区的使命任务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干旱荒漠绿洲农业为主题,以棉花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绿洲农业科技引领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一带一路”农业开放发展试验区,在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绿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示范,努力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昌吉州政协副主席、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明清表示,为落实好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昌吉农高区将认真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自治区和昌吉州产业发展部署,着力在建设优质棉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坚决完成好国家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并通过科技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辐射带动昌吉州乃至全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可期,尚需加倍努力。张明清透露,截至目前,昌吉国家农高区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的60个重点项目,已启动实施37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国家棉花生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种子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2个,新创建天山绿谷众创空间1个,新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3个,新增行业领先技术成果48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