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杨斌)为充分发挥自治区音乐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辐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6月16日,自治区黄桂兰音乐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成员来到昌吉市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开展帮扶送教活动。此次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风采、评课议课、交流教研与专业素养展示。
同课中碰撞 异构中精彩
同样的授课内容,不同的呈现方式。工作室成员、昌吉市第八小学教师谭咏菲和昌吉市第十小学教师张相荣选取了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进行现场教学。两位老师的课堂严谨有序,以轻松愉快的教学风格带领学生们一起领略京剧的魅力,让学生们在戏曲天地之中,感受国粹京剧的魅力。学生们在课堂中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课堂精彩纷呈。课程充分贯穿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6月16日,工作室成员现场教学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杨斌 摄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昌吉市阿什里乡中心学校校长潘建东表示,“在同课异构的两节课中,大家看到了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彰显出教师的教学个性,由此也打开了我们的教学思路,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且研且思考 且行且学习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在评课、议课环节,工作室核心成员马俊玲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鼓励大家不断创新,深入挖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艺术中的艺术,专业素养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执教之基,舞台和讲台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是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基本条件。活动最后,工作室成员和昌吉市阿什里乡中心学校的学生们一起同台演出,学生们表演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舞蹈黑走马,欢快的冬不拉弹唱清脆悦耳,伴着欢快的旋律,学生们转腕、抖肩,舞姿优美。工作室的老师们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手风琴合奏《法国波尔卡》、独唱《赶圩归来啊哩哩》《玛依拉》、女声小合唱《美丽的心灵》《花儿与少年》。工作室的成员们吹拉弹唱,从课堂到舞台,展示了音乐教师教研的热情和过硬的专业素养。
昌吉市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副校长于洋表示,自治区黄桂兰音乐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正如一场夏雨,来得热烈、来得及时。此次活动既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又达到了城乡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效果。送教下乡,拓宽的是教研渠道,体现的是交流与合作,收获的是共同进步。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领悟、提高的平台,对提升工作室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教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位成员都亲身体会到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快,而一群人却能走得远。今后工作室和该校将继续携手,相互学习交流,共创、共享优质资源,做到带强一批教师,激活一个学科。
自治区黄桂兰音乐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今后将定期组织成员去基层学校送课下乡以及送培下校,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农村薄弱学校,使农牧区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艺术教育,为农村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牧区学校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和音乐专业技能提升。